按照成都市2025年招生工作日程,7月9日,各区(市)县组织了民办初中空余计划电脑随机录取,并于当天公布录取结果。此前,各民办学校陆续发布了自己的补录计划。
其中,成都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成外”)7月6日发布的“2025年小升初空余计划公告”显示,学校有257个空余学位,全成都市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就在该补录计划发布后不久,一篇主题为《天价学费吓退家长,补录257人没人报,成都外国语学校跌落神坛》的文章在互联网出现,上百个网络账号在多个平台同时发布。对此,成外公开数据对网传文章予以驳斥,校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成外初中第一轮招生摇中率37%,补录摇中率31%,不存在“没人报”的情况。
学校表示,针对网传不实文章已经报警,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权利。
▲图据成都外国语学校
风波:
网传成外“天价学费、补录没人报”
学校已报警
以“成都外国语”为关键词在各网络平台进行搜索,网易平台有64条结果,搜索出来的几乎都是同一文章。在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以“成都外国语”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依然是上百条同名文章(以上搜索结果截至7月15日16点)。
记者注意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如成外“学费涨到一年8万多”“招生范围被限死在金牛区”“成外的补录名额从最初的100个,加到现在的257个,还是招不满”等。
而成外官方微信5月30日发布的小升初招生简章明确显示:学校面向大成都符合条件的学生,招生数量1250人,学费4.2万/年。与学校官方微信对照,网传文章差错不少,配图也并非全是成外的校园场景。
▲成外官方微信发布的2025年小升初招生简章截图
第一时间关注到这篇帖子在互联网的传播后,成外校长龚智发表示,网传信息严重失实,已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随后,学校第一时间向郫都区公安局报警。警方也联系上了较早发布这篇帖子的一个位于外省的账号拥有人,对方随即删除了帖子。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同样的帖子持续在今日头条、网易、百度等媒体平台被大量复制发布,累计发布次数几百次,发布IP来自福建、广东、山东等地。
调查:
补录为认知误区,应注意甄别网络传言
依据这篇网帖的内容,导致成外“跌下神坛”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天价”学费,二是200多个补录名额还没人报。针对“天价学费8万元一年”的说法,龚智发澄清道:“学校学费严格按照相关部门核定标准执行,每年4.2万元,绝非8万元或其他夸大的数字。”
至于学校的补录,龚智发说,这里其实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家长们了解,为何大量民办学校都会出现补录的情况,哪怕是摇中率非常低的学校?主要原因在于实施公办、民办同招以后,近年来,成都义务段升学的家长在为孩子报读民办学校时,其公办学位不受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同时被公办、民办学校录取,家长是可以在公办和民办中二选一的。
这样的政策,相当于是把选择权给到了家长,因此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家长一开始并未想好孩子是读公办还是民办,由于民办报名没有特别的门槛,因此部分家长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报名。在确认学位环节,部分家长选择读公办,因此这部分民办学位就空了出来,进入民办补录计划。
第二种情况是,部分公办学校实施多校划片,家长在不确定孩子是否能够摇进心仪的公办学校前,也会给孩子报一所民办学校,最终再根据学位情况来进行选择。
▲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家长确认公办或民办学位的内容
记者看到,成外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成外初中第一轮招生,面向大成都招生1250名,其中校内直升546名,实际对外招生只有704名。而第一轮报名成外的学生,一共有1893名,摇中率仅为37%。
如前文所述,家长可以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二选一,有部分摇中了成外的家长,基于家庭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公办学位。“因此,成外就产生了257个补录计划,并吸引了829名学生报名参与补录,摇中率为31%,比第一轮的摇中率还要低,根本不存在招不够的情况。”校方介绍。
龚智发则表示,关于补录,无论是义务教育段还是高中段,都是政策内的正常流程。
▲成外官方微信7月12日发布停止2025年初、高中招生咨询公告
成外校方表示,上述不实文章严重误导公众,损害学校形象,校方已向主管部门反馈情况,已经报警。同时也在收集证据,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权利。学校同时呼吁家长和社会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勿信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