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毕业季,为便于毕业生参加线上笔试、面试,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分别在八里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心设置了静音面试间,为大学生面试提供方便。
3月,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设立AI面试区域。
3月,天津财经大学举办2025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学校对招聘单位类别作了细致分区,以便毕业生高效完成与招聘单位的沟通和简历投递。
3月,新学期开学,南开大学就开始举办2025届毕业生招聘会,设立选调等公职政策咨询台。
3月,天津外国语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上,专门设立面试技巧指导,服务毕业生提供经验参考。
5月,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意将2025届毕业作品展设在设计类公司聚集的高新区智慧山艺术中心举办,以方便企业了解学生水平。
4月,天津音乐学院举办“新艺科”人才春季线下双选会。“秀专业”的立体化招聘场景变被动为主动,使招聘效率显著提升。
又到一年毕业季,面对就业压力,天津高校就业服务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场景革命”。各高校不再满足于简单搭台牵线,而是以精准服务为针,以创新形式为线,将就业服务编织成一张立体化、多维度的网络。
天津财经大学精心划分招聘区域,让学生一目了然精准对接;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更是主动“走出去”,将毕业展搬到企业聚集的智慧山艺术中心,把学生作品直接送到潜在雇主眼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开创性地在招聘会场外设置“校院两级企业对接台”,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齐上阵,为企业深入解读专业优势,同时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南开大学贴心设置静音面试间,为线上笔试面试保驾护航;天津音乐学院的“新艺科”双选会则变被动为主动,以“秀专业”的立体场景让人才价值直观呈现,大幅提升对接效率。
这些看似分散的创新,共同指向高校就业服务的模式转变:从粗放走向精细,从单向输出转向深度互动,从“守株待兔”变为“主动出击”。精准契合人才供需两侧的信息鸿沟与场景错位,当高校真正俯身理解学生所长与企业所需,就业服务便自然形成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将“服务”二字的内涵无限延展。它既是高校育人责任的最后一环,也是人才价值释放的关键一跃。当高校为学子前途计深远而不断破局,就业服务便不再是流程,而是点亮职业星图的温暖火种。
(摄影 记者 姜宝成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