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种树记”:一所学校卓越的秘密
创始人
2025-07-18 17:53:27
0

英特学校的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这里的故事,关于根、关于光、关于火,也关于一个永远年轻的灵魂。

文丨董慧慧

编辑丨当代教育家编辑部

本文字数3052,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晨雾未散,运河的水汽裹着琅琅书声,从聊城市东昌府区英特学校的围墙内飘出。

光岳楼的檐角挑破朝霞时,孩子们已列队站在操场上,胸前的“习惯小达人”徽章闪着细碎的光。

他们挺直腰板,像一株株新栽的树苗,根须深深扎进泥土,枝叶却朝着天空舒展。

这所学校的树,每一棵都有名字。

有的叫“倾听”,有的叫“表达”,有的叫“合作”——那是用八年的时光,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沟壑埋下的种子。

根基:泥土下的光

前任校长高林生常说:“教育是埋种子,不是摘果子。”

建校之初,他带着一群教师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手里攥着一沓写满“根基教育”的纸页。纸上列着“十好习惯”:叠被、扫地、洗手、排队、吃饭、读书、写字、健体、学艺、做人。

他说,这是根,得让每个孩子先学会“站着”。

头一年秋天,新生入学。课间操时,走廊里横冲直撞的孩子像一群受惊的麻雀。数学课上,小宇把橡皮切成碎末,撒在桌上当雪花玩儿。家长会上,母亲们攥着衣角叹气:“我家孩子写作业总是东张西望。”

孙彩敏校长蹲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歪歪扭扭的队列,忽然想起叶圣陶的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她连夜召集教师,将“根基教育”刻进课程表。数学组设计了“课堂小雷达”游戏:专注听讲五分钟,便能得一颗星星。三个月后,小宇的作业本上第一次出现了工整的“100”。

习惯的种子,就这样埋进了泥土。

枝叶:书页间的萤火

阅读课的铃声响了。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落在孩子们手中的《萤火虫》上。甄亚楠老师轻声问:“若你是萤火虫,会提着灯笼去找谁?”教室里忽然静了,一个小女孩举手:“去找迷路的小蚂蚁,告诉它家的方向。”

这是“七彩阅读”的一角。书架上的书按颜色分类,红的童话、蓝的科普、绿的诗歌,孩子们像采蜜的蜂,在文字间穿梭。

每周的“行走课堂”,他们带着研学日记走进博物馆,笔尖沙沙作响:“读书让我看见世界,研学让我走进世界。”

读写结合的魔法,在作文本上开花。

曾经畏惧写作的小雅,如今在校报上发表文章:“萤火虫是夜空的小精灵,提着绿灯笼找伙伴……”她念给同学听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图书室外的走廊上,挂着一幅思维导图。金娟老师用彩笔勾连起“面积公式”的枝蔓,三角形的尖角、梯形的斜坡,在孩子们的涂鸦中活了过来。她说:“数学不是孤岛,是连成片的森林。”

每周背诵两首古诗词、十个成语、一篇小古文的“经典背诵课程”硕果累累,二年级的孩子会背《诗经》,五年级的孩子熟读《西游记》。

从北京来的名师给英特的孩子上完课,赞不绝口:“享受!过瘾!英特的孩子比名校的还名校!”工会主席王玉静笑靥如花:“学生是老师最好的名片。”

花开:操场上的风

“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未来。”大课间的音乐一响,操场便成了万花筒。

低年级的孩子跳“小交警韵律操”,手臂挥得像嫩柳条;高年级的男生打太极,一招一式沉静如松。魔方方阵“哗啦”翻转,几百双手上下翻飞,拼出“中国红”的图案。葫芦丝齐鸣时,连风都带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的调子。

王庆松副校长站在看台上,看一群学生踢毽子。毽子忽高忽低,像黏在脚尖的蝴蝶。他想起建校时的承诺:“让每个孩子有一技之长。”

如今,四十多个社团如藤蔓蔓延:钢琴室里流淌着肖邦,古筝弦上滚落《高山流水》,创客社团的无人机掠过天空,画出一道银线。

最热闹的是“学科走组”(各班语、数、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性格特点,遵循“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原则,精心组建对应的学习小组)。

五年级的雨桐分配任务:“小明记录,小红发言,我主持!”孩子们围成一圈,争论“电子书会不会取代纸质书”。阳阳突然站起来:“纸质书有阳光晒过的味道,像奶奶烤的饼干!”掌声炸开时,老师们相视一笑——这便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证据。

年轮:血脉里的红

清明节的清晨,学生们徒步去烈士陵园。红领巾系得端正,手里攥着自折的白菊。

孟玲珑书记站在纪念碑前,讲起《教材中的红色经典》。一个小男孩举手:“老师,雨来为什么不怕死?”她答:“因为他心里有比命更重的东西。”

回校后,红色剧场开演了。稚嫩的“小红军”裹着灰布军装,复刻飞夺泸定桥的剧情。台下的家长抹眼泪,台上的孩子绷着脸,仿佛真成了顶天立地的战士。

每月一次的红色班会,孩子们争着讲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的故事。六年级的晓萌说:“我要做像他们一样的人。”

思政课的教案里夹着一封感谢信。小宇的父母离异后,班主任唐文菲每周去家访,用镜头记录孩子画画的瞬间。后来,小宇的作品挂在学校大厅,画上是朝阳中的天安门,题着正正方方的字:“我爱中国。”

森林:名字里的远方

毕业季的傍晚,孙彩敏校长站在“习惯银行”前。孩子们用积分兑换“特权卡”:有的换“当一天校长助理”,有的换“和老师共进午餐”。

小雨攥着卡跑过来:“校长,我能给新栽的树起名吗?”她指着一棵紫叶李:“叫‘勇敢’吧!我以前不敢说话,现在能当小老师了。

夕阳西沉,校园里的树影拉得很长。每一棵树都挂着名牌……

八年前埋下的种子,已长成一片森林。当外校教师来观摩时,总惊叹:“这些孩子的眼里有光。”

熔炉之火:冯明才的呼吸与心跳

光岳楼的飞檐依旧挑着朝霞,运河的水汽裹着书声,年复一年,润湿着这片有名字的土地。

而这片土地上,每一株树的生长,都离不开一个人,“根基教育陶铸群英”的开拓者和践行者,聊城市教体局小学教研室原主任——冯明才。

他常戴一副墨色眼镜,穿黑色大氅,声如洪钟。初见时,总让人想起北方深秋的松,挺拔而苍劲。他的办公室窗明几净,书报叠得如尺量过,地面擦得锃亮。

一次,阳谷县杨校长递材料时,他皱着眉头看着歪斜的订书针:“细节处看态度!”杨校长满脸通红,从此再不敢马虎。

他是“熔炉之火”。

2009年,莘县实验小学课改遇阻,他正因心脏病在济南住院。输液瓶悬在架子上晃荡,他却让儿子开车疾驰百里,一头扎进会议室。会开完,又赶回医院。董俊峰副校长说:“他的影子烙在每一块砖上。”

他爱干净到极致。窗帘不许有灰,垃圾桶不见踪影,连订书针的歪斜都是“罪过”。

他说:“校长的样子是老师的样子,老师的样子是学生的样子,学生的样子是民族未来的样子。”

他演讲时不用稿子,三四个小时如江河奔涌。聊城东方教育集团曾面临困境,他的一席话让校长醍醐灌顶:“比千万资金管用!”几年后,学生从三千人翻至一万三千人。直到现在,他仍奔波于全国做报告。

有人问:“你是教育家吗?”

他摇头:“苏霍姆林斯基有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有南京市晓庄小学,我不过是个种树的人。”

英特学校是他种下的最茁壮的一棵:自2016年建校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者3万余人次。其中,2023年5月至今,应约先后举办了24期“根基教育陶铸群英”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接待了来自北京、甘肃、浙江、内蒙古、江苏、新疆、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等21个省份,以及山东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临沂、泰安、德州、滨州、菏泽等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和教科研人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达1万多人。

2024年10月至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教体局多次组织中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走进英特学校,召开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进现场会、观摩英特学校自建校以来每两周就召开一次的全体教职工大会等。《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现代教育》《当代教育家》等报刊多次对英特学校进行报道。

光岳楼的钟声敲响时,冯明才正沿着东昌湖健步行走。湖水激荡,柳丝拂过他的肩头。

他说:“最美的生活方式,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而英特学校的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这里的故事,关于根、关于光、关于火,也关于一个永远年轻的灵魂。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5年05月第05期[上半月](原标题为“每棵树都有名字的地方 ——聊城市东昌府区英特学校纪事”)

编辑:孙彦晗

二审:董慧慧

三审:张雪丽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知晓叶天纵和圆缺哪部小说拜托... 安知晓叶天纵和圆缺哪部小说拜托各位大神写叶天纵和圆缺的是哪部小说?
有没有学了国术穿越到古代和高手... 有没有学了国术穿越到古代和高手打架的小说……梦入神机的《黑山老妖》不知道算不算……如果只是要写国术的...
奥特曼新生代谁最强 奥特曼新生代谁最强银河维克特利最强
战神遗迹怎么查看天神套装进度? 战神遗迹怎么查看天神套装进度?守护者们日常可以在遗迹战场中通过开启宝箱,完成遗迹任务来收集6种战魂,...
三生三世枕上书帝君接亲草丛里出... 三生三世枕上书帝君接亲草丛里出现的那只红狐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想体现帝君就是来找红狐狸的,结果发现一只...
男子刑满释放后1个月洗6次霸主... 此前,刘某到南京一家洗浴中心吃了自助餐,还享受了按摩、搓澡等一条龙服务,然后称自己没钱,拒绝支付相应...
男才女貌的分集剧情 男才女貌的分集剧情以上内容来自
三年级有趣的游戏作文开头怎么写 三年级有趣的游戏作文开头怎么写今天,朱老师说道:"同学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同学们非常高兴,齐声说...
相声界顶级演员,他监制的《笑神... 相声界顶级演员,他监制的《笑神穷不怕》票房仅有3千元,他是谁?他就是姜昆,没有一个名气比较大的相声演...
两家邻居的大门在一起挨着一个高... 两家邻居的大门在一起挨着一个高一个矮有什么风水说道吗?确实没有啥说法,但是往往人们都迷信,生怕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