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Yanic 编辑 | 萝拉 排版丨Luna
今年高考放榜季一则消息在网上掀起热议,广东某知名中学学一位物理类屏蔽生杨同学,拒绝了清华北大,选择就读香港大学牙医专业。
图源:小红书
事实上,不仅内地高考学霸青睐,香港本地的IB状元、DSE超级状元中,也有绝大多数学生首选港校医学专业。
“学医热”背后,是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意识到,选择一个真正有前景、有价值专业的重要性。
在清北光环和香港医科的现实优势之间,越来越多学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考学霸放弃清北offer
涌入香港读医
据网传消息,香港大学为杨同学提供了总额168万港币的奖学金和生活资助,其中学业奖学金130万港币,生活费38万港币,可以覆盖六年制牙医学士项目的全部费用。
要知道, 非本地生读港大牙医,学费高达21.8万港币/年(约合人民币20万元),总学费接近120万人民币。对杨同学而言,香港大学相当于送出了一份全奖直通车。
图源:香港大学
同样出人意料的还有深圳某中学的林同学,以全省物理类第12名、700分的成绩,选择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放弃了国内名校橄榄枝。
一批原本有望入读清北热门专业的高分学霸,正将目光投向香港,尤其是医学方向。
而这股热潮不仅出现在内地,在香港本地,医科更是状元标配。
前不久IB大考成绩公布,香港共诞生35位状元,大部分人首选报读医学专业。
拔萃男书院的两位状元计划就读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药剂学;
圣保罗男女中学的谭同学则获得剑桥医学院录取,表示希望毕业后返港执业;
英基旗下的15名状元,有11人计划读医学;
圣士提反书院的陈同学也在考虑是留港还是赴海外读医。
图源:星岛头条
在DSE学生中,流传着“十个状元八个医,剩下两个飞海外”的说法。
以2024年香港大学联招(JUPAS)为例,10位香港状元中,有8人选择医科,2023年的四位状元里,有三位也选择了学医。
在2024/25年度文凭试考获六科5**或以上(满分)的8名超级状元和状元中,五人选择入读中大医学院。 全港首100名文凭试尖子中,近半数选择读中大医科。
据统计,过去五年香港状元中高达64.7%选择修读医学,其次是 商科,占比11.8%; 牙医学、人文、法律与政治学各占5.9%。
可以说,医学在香港高等教育中长期稳坐状元之选的至尊宝座。
如今,当面对一边是清北荣光,一边是港校医学时,内地高分生也开始挤进港医这条「卷王」赛道。
抢人、抢资源、抢排名
香港医学院凭什么超越清北?
清北与香港高校的较量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最为直观。
在最新QS全球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位列全球第11位,反超清华北大。
香港中文大学在2026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7位,亚洲第五、香港第一。
图源:大公文汇
在医学领域,香港高校的表现更加令人瞩目。
目前,全港只有两所大学设有医学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数量虽然少,但在全球医学学术界都拥有极高声誉。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是全港历史最悠久的医学院,在医学学科排名中,医学院也持续上升,从去年的第37位跃升至第24位,超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第25位。
在2026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在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领域并列全球第4、亚洲第1,免疫学亦跻身全球第20位,同样为亚洲第1。
图源: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香港大学拥有全港唯一的牙医学院,在QS学科排名中,牙医学科长期稳居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2026年最新排名更是 跃升至全球第二,成为港校在QS各学科中排名最高的专业。
图源: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在肠胃肝脏学科位列全球第2、亚洲第1。其内分泌科和临床医学分别排名全球第29位和第32位,都是亚洲最强学科,没有之一。
图源:香港中文大学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也正筹划设立第三所医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都抢着举手。
不过暂时还没有定论,大学之间的竞争也颇为激烈。
谁能成功办成了医学院,谁就有资格稳坐香港Top 3的宝座,那么毫无疑问在未来的世界大学排名将会迎来大跃升。
图源:中国新闻网
在这样背景下,香港大学医学院也开始加快国际化布局,不仅在全球招揽顶尖师资,还推出面向高端人才的“医科第二学位”项目。
今年9月,香港大学医学院将启动第二个医科双学位项目,首批只开放25个名额,却已经收到超过900份申请,其中八成来自本地生,还有不少申请者毕业于牛津、剑桥、伦敦大学等名校。
图源:星岛头条
为了提升师资水平,今年5月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还亲自赴英国,先后在剑桥、牛津等高校举办校友活动和招聘会,积极招揽顶级医学学者回流香港。
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位教授投递履历。未来几个月,该代表团还将前往加拿大、美国,继续招兵买马。
另外,香港大学医学院也正与剑桥医学院洽谈合作计划,或将在增润学年(Enrichment Year)中加入硕博连读通道,以及博士后与科研项目互派机制。
一系列国际合作布局,预示着香港大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香港医学教育正在向世界顶尖医学中心看齐。
香港神科,比牛津剑桥还难考
在香港只有两个专业有资格被称为“神科”,一个是 法律,另一个就是 医学。
在香港高校的本科申请中,各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大致可以这样排序: 医科>商科>社科>理学/工程学/纯文科。
医学专业毫无悬念地位居榜首,申请门槛极高,竞争非常激烈。
对于DSE考生来说,想要进入医学院,至少要在全港考生中排进前1%。
一般情况下,香港医学院要求6科总分达到35分或以上(满分42分,加权后分数会超过42分),不仅要求总分高,英语分数也大多在5分以上。
这意味着考生平均每科都要接近5*(相当于6分)才有竞争力。
图源:研教所
根据过去几年联招数据,香港大学的内外全科医学专业录取中位数为加权后44分,牙医学更高,中位数加权后达到46分,最高为49分。
香港中文大学的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Global Physician-Leadership Stream, GPS)更是连续11年成为全港收生成绩最高的学科。
图源:香港中文大学(注:不同学校分数换算公式不同)
对读IB课程的学生来说,门槛同样不低。
香港大学医学院通常要求IB总分至少43分,而且化学科目不能低于4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则要求总分42分以上,并且理科中的两门课至少有6或7分的高分。
相比之下,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为IB 40分,牛津大学则只需要39分。
港校医科之卷,可见一斑。
对内地高考生而言,进入港校医学院更具挑战,通常要一本线上130-150分,英语在125-130分,全省排名前50才有被考虑的可能。
除了分数高,面试也是一道大关。
无论是香港大学还是香港中文大学,都要通过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动机和语言能力。
不仅英语要好,还需要懂粤语。毕竟将来在香港行医,大部分时间是要用粤语和病人交流的。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牙医学士今年重新开放给内地生后,立刻吸引了很多高分考生关注,可见医学专业在内地学霸群体中的超高人气。
想考上,真的不容易。
就业率100%,年薪百万起
医科如此难考,却依然是无数学霸的首选,原因就在于医学专业毕业后的回报实在太诱人。
尽管入学门槛极高、课程强度大,但香港医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达到100%,而且职业路径清晰、待遇优渥,是许多学霸眼中的终极目标。
高收入,是医学专业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根据2022年SalaryExpert发布的数据,香港医生的平均年薪高达约144.6万港元,折合每小时薪酬近700港元,远超多数行业平均水平。
图源:SalaryExpert
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实习期结束后的驻院医生月薪可达5万港元,部分专科医生月薪最高达到14万港元,而晋升为顾问医生后,月薪可达30万港元以上。
在私家医院,高阶医生的月薪甚至可能达到百万元级别。
在所有医疗从业者中,牙医的收入更为可观。即使是刚入行的公立医院牙医,起薪也高达每月7万港元。
晋升为高级牙医后,月薪可达12万港元以上,若成为牙科顾问,月薪更可突破26万港元。
私人诊所的医生“赚钱能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普通私人牙医月薪就达到20万,年薪在300-500万港币之间属于正常水平,而顶尖牙医则被称为“星球人”,是指“一星期进账一球”(100万港币),收入远超多数行业的天花板。
图源:CT goodjob
除了丰厚薪资外,医生还享有25天以上年假、病假、产假、育儿假等完善的福利制度,许多医疗机构还会提供住房津贴,大大减轻生活成本带来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从驻院医生到专科医生,再到顾问医生,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和时间表。
相比之下,内地医生的晋升路径往往更依赖职称评定,过程更为复杂、周期更长、标准也更为分散。
当前,香港医疗体系正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根据医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底,香港公营医疗系统医生年流失率为5.3%,略低于4月底的5.4%;同期有346名全职医生离职。
图源:medicalinspire
护士的流失情况更为严峻,年流失率达到8.2%,一年内离职人数高达2203人。
这种趋势直接导致公营医疗系统人手紧张,对新一代医生的需求越来越急切。
正因如此,香港特区政府希望通过拓宽招生渠道来吸引更多医学人才。
2024年底,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希望新设立的医学院能够更多招收非本地生,扩大医疗人力储备,并相信大多数内地或海外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留港发展。
图源:大公文汇
在入学难如登天的背后,是出路稳如磐石的现实。
医学作为香港最具含金量的专业,不仅承载着极高的社会认可度,也兑现着毕业即高薪、职业路径清晰的实际回报。
哪怕门槛极高、学业压力极大,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内地顶尖学生瞄准香港医学院的席位。
因为在一个人才紧缺、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中,“神科”不仅是标签,更是命运的分水岭。
未来随着港校继续向非本地优秀学生敞开大门,香港医科的神话或许会延续,而竞争也只会更加激烈。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浏览)
政府成立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
IB放榜|英基誕15狀元 11人有意讀醫 有學生計劃赴美修讀計算機科學
中大医科收生成绩冠全港医学院 揽五超级状元及状元 全港首百名尖子近半中大读医 文凭试考生占学额七成二
https://www.med.cuhk.edu.hk/sc/press-releases/cu-medicine-s-admission-score-tops-medical-schools-in-hong-kong
港大醫學院 赴英頂尖學府搶人才 收逾30履歷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