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一枚,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
果妈 · 书
你好呀,我是果妈~
“这道题不是讲了好几遍了吗?怎么还在错?”
这样的崩溃,家长们经历了多少回?
其实,别说成为家长后,我们辅导孩子的时候会崩溃,就我们上学时候,数学成绩不如意,不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换位思考一下:
考试的题目,有多少是老师、家长没有给孩子讲过的?
但孩子就是考不了高分,就是会有很多题目,明明做过,但依旧反复错。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就放弃了。
这个说,只是为了理解孩子。
接下来,便是如何解决这个“讲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会”的问题。
01 “讲很多遍,孩子还是不会”的根本原因
果妈觉得,讲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会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内存不足”。
现在流行一句话: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沙漠。
对于孩子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对于有些题目,知识点、解题方法等,都是需要去学习、理解的。
一旦堆砌在一起,孩子的大脑就罢工了。
又或者,有些题目虽然讲过,但是已经是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之前讲过的了,孩子当时会,现在继续做,孩子已经遗忘。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讲题的时候,只是讲题,没有将背后的原理、逻辑等彻底给孩子讲明白,这样,孩子一知半解之下,下一次还是会继续错。
所以,“讲很多遍,孩子还是不会”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理解、遗忘、针对性训练。
02 想要彻底明白,做好三件事
开心果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是一年级时候“求之间、求两端、顺着推”这种题型。
对于这种题目,果妈之前有总结过,求之间需要-1,求两端需要+1,顺着推几就+几。
总结的目的,不是记住结论,而是理解这种题目的差异在哪里,然后每次做的时候才能够清晰地知道,到底是+1,还是-1,又或者直接+几。
可是,开心果还是错。
果妈做了三件事,这三件事,适合所有“讲了好几遍,还是错”的孩子们。
第一件事:讲原理
讲原理之前,果妈都是让开心果自己先做的。
然后,在开心果的基础上,我给她来讲解她错在哪里,然后将这类题背后的原理、如何画图等,讲解透彻。
原理弄懂了,孩子才能明白一类题,才能举一反三。
第二件事:错题集
开心果这类错的题目,果妈让开心果都收集起来,整理在错题本之中。
经常出错,那么可以用红色标记为重点项目,每周、每个月复习错题集的时候,都需要重点看一下。
第三件事:避免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的留存,是有时间限制的。
为了避免遗忘,一个是定期做错题集,一个是做专项巩固,而不是随意性刷题。
就比如开心果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不会“画图”,而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小学生的痛点。所以在察觉到她存在这个问题后,果妈直接让她系统学“画图法”,方法学习的同时,也在避免遗忘。
做的练习题,无论对错,果妈会让她给我讲解解题思路,逐渐地,这类题的画图法,她也就掌握了。
定期错题集+专项巩固,让开心果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没有在这类题目上被扣分。
果妈觉得,数学的学习,除了日常正常的跟课练习,还一定要去学习画图法等数学学习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最后要记住,数学的学习上,日常练习+错题集+专项练习,一步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