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东北大学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属选矿厂溺亡,引发关注。7月24日晚,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告称,目前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公司将根据现场处置情况,积极妥善推动善后工作。
南都N视频了解到,在听到有学生呼喊“有人掉入浮选槽”之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按下浮选机的急停开关。这6名遇难的大学生年龄在20到22周岁,目前已经点对点通知学生家长,明确了6名家长的行程安排。南都记者注意到,事发后,多所高校发出暑期实践安全提醒。
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
所涉实习系必修课程
已点对点通知家长
据报道,目前,事故厂区内一切活动已经全部暂停,发生事故的车间已经被警戒线围起来。呼伦贝尔市7·23事故应急指挥部称,浮选生产实习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培养方案规定为2个学分,课程的性质为必修,在暑期组织实施。
事发地禁止入内。
东北大学于2023年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先后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此次事故矿进行了毕业实习。此次学校组织的是矿物加工工程2022级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时间是两周,其中现场实习为一周,参加现场学习的学生共51人,教师4人。
7月21日,55名师生乘坐火车抵达,当天下午,企业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的培训。7月22日至23日,师生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厂区进行参观学习。7月23日10时20分左右,师生在参观浮选车间时发生坠落事故,在听到学生呼喊“有人掉入浮选槽”之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按下浮选机的急停开关,同时用对讲机呼叫工友前来救援,通知中控室停车,同时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位置。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发现了坠落半空的老师,第一时间实施了救援。
10时58分,公司的矿山应急小队抵达现场,12时1分,第一名坠落人员被救出,12时40分,最后一名人员被救出。坠落人员被救出后第一时间送往当地的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确认已经溺亡。据了解,这6名遇难的大学生年龄在20到22周岁。
浮选车间主任李春爽称,浮选槽温度在三、四十度左右,不存在强酸、强碱和高温的状况。坠落的地点格栅板为钢制结构,尺寸在1x2.6米左右,距离浮选液面的高度大约是2米。
事故发生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委派应急管理厅、矿山安全监察等部门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同时自治区政府正在履行程序,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呼伦贝尔市成立应急指挥部,联合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设立8个工作组,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处置工作。
东北大学抽调了骨干人员组成6个善后安抚工作小组,6个工作小组和学校选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正赶往现场,目前已经点对点通知学生家长,明确了6名家长的行程安排。
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
北大等多校发文强调暑期实践安全
南都记者注意到,事发后,多所高校发出暑期实践安全提醒。7月24日,“辽宁大学团委”公众号发布安全指南,其中“实践过程安全”板块内容提到,实践前应征得监护人同意,全程保持与家人、老师、同学等人的联系,及时报告行程和安全情况。此外,进入企业、工地等场所时,严格遵守其安全要求,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参与体力劳动时,提前学习操作规范,不擅自触碰危险设备。
沈阳理工大学发布《实习安全指南》,文中要求,在实习前准备阶段,要在实习协议中注明双方安全责任,了解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风险告知;针对实习岗位特性(如实验室、车间、户外等),学习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和防护技能。在工作场所安全方面,留意工作区域消防通道、应急出口位置,熟悉灭火器等设备使用方法;发现地面湿滑、线路裸露等隐患及时上报。
“北大团委”公众号发文,将东北大学学生溺亡事件纳入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之一。在“现场安全”板块,文章称,“出发前明确告知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务必使每一位同学了解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每日结束核查人数、健康及财物状况,做好次日安全准备。此外,要遵守实践单位安全规定(如石油、化工、核能、电力、建筑等特殊单位参观),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做好相应防护工作,确保安全。确保队员熟知当地警方、医疗机构及实践单位联系方式。
此外,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的官方账号纷纷发布安全提示。
早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