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多个省份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第一段平行投档分数线。引人关注的是,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虽是首届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却比肩甚至超过了985名校。一时间,网上出现了诸如“新型大学干翻985”“新型大学把985按在地上摩擦”等夸张言论。然而,简单地将投档分数线等同于学校综合实力,并借此进行拉踩,显然失之偏颇。
新型大学一亮相就获得高分学子的青睐,体现了社会对其办学理念与未来前景的高度认可。但也要看到,多数985高校一年本科招生数千人,涵盖众多专业,既有炙手可热的热门学科,也有相对冷门的基础方向。而新型大学普遍采用“小而精”的办学模式,招生规模有限,且专业设置多聚焦于前沿、热门领域。投档人数、专业构成等因素都会对分数线产生显著影响。仅凭投档线就轻言“新型大学掀掉传统名校桌子”,未免失之草率。
高分学子之所以对新型大学投下信任票,关键还在于认可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势。它们往往起点高、投入大、师资强,聚焦前沿科技和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专业设置与丰富的实践机会。比如福耀科技大学第一年只招50人,却配备了15名院士、56位全球前2%的顶尖科学家,师生比6:1,大湾区大学的首届师生比更是达到了3∶1,可以说是把“把资源堆到学生身上”。同时,这些大学设立的智能制造、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实际需求,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大一不分专业、大二自由选专业”等灵活机制,也对考生有极大吸引力。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新型大学在办学模式、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值得给予充分认可与支持。但同时,也无需“捧一踩一”,动辄宣称“传统名校已无立足之地”。新型大学与传统大学,可谓各有特色:前者胜在机制灵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擅长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创新;后者则因深厚的历史积淀、稳定的教学质量而广获社会认可。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共同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与其说新型大学是来“掀桌子”,不如说它们是一条条“鲇鱼”,搅动一池春水,激活传统高校的改革动力。必须正视的是,当前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科研与产业融合、教师评价机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面对新型大学的凶猛势头,传统大学也当有所触动,不能总是“老方一帖”。唯有加快变革更新的步伐,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无论是对广大学子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无疑是一件幸事。我们期待新型大学与传统高校各展所长、协同共进,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