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7月25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根据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后,国家将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的措施,切实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推动人口有序增长,扩大人口给国民经济带来的红利。
我国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产生多重积极意义。在人口增长层面,免费政策可显著减轻家庭育儿经济负担,降低学前教育支出压力,尤其对多孩家庭形成直接激励,增强生育意愿。
研究表明,财政性教育支出每增加1%,出生率可上升0.495‰,这一政策与住房、就业等配套措施协同,能更有效地缓解少子化趋势,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对国民经济而言,免费学前教育具有“短期刺激消费、长期提升人力资本”的双重效应。家庭节省的教育支出可转化为其他领域消费,直接拉动内需,带动母婴、文旅等产业发展。女性因育儿压力减轻而重返职场,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升社会生产力。从长期看,早期教育投资回报率显著,高质量学前教育可提升未来劳动力素质,为经济转型升级储备优质人力资源。
在学前教育发展领域,免费政策将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通过扩大普惠资源覆盖,农村和贫困地区儿童入园率大幅提高,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同步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幼儿园设施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建立质量评估体系,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
此外,政策通过统筹公办与民办幼儿园补助,规范办园行为,形成多层次、可持续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改变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因新生人口下降,导致专业不畅的现象,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基础。
可以预见,今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未来就业的前景,是十分有利的。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带动学前教育专业走出低谷,并向“火爆”的状况进发。你有没有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呢?如何报考学前教育专业,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呢?请看我们的分析。
一、《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学前教育 专业排名》
根据《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学前教育 专业排名》,被评估为A+类,处于全国前2%的学科的院校,共有8所,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被评估为A类学科、处于全国前10%的高校,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共有17所。
二、《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前教育专业排名(研究型)》
根据《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前教育专业排名(研究型)》可知,被评估为A++的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两所院校并列全国第一位。
被评估为A+学科的院校,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三位,落后于浙江师范大学。排名并列全国第四位,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被评估为A类学科的高校,分别是:河北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共有18所院校。
其中,河北大学与西南大学并列全国第七位,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6所院校,并列全国第九位。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会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拉动学前教育专业升温,带“火”学前教育专业从冷门走向“火爆”,这是不争的事实。请看我们的分析。
从需求看,免费政策将大幅提升入园率,必然催生对幼儿教师的刚性需求。政策要求扩大普惠性资源,公办园扩容、民办园提质都需要大量专业师资,尤其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师资缺口将进一步凸显。
据权威部门测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新增幼儿教师约5万人,这种供需差会直接刺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
从供给看,政策提升了学前教育行业的职业吸引力。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后,幼儿教师薪资待遇、编制保障、专业发展机会将显著改善,改变过去“低薪、非编、社会认可度低”的状况。
职业前景的明朗化,会吸引更多考生选择该专业,形成“政策利好——行业升级——专业火爆”的正向循环。同时,免费教育推动行业规范化,对教师学历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提高,也会倒逼高校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专业吸引力。
对于以上的结论和看法,网友们肯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的关键是,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评论区,发表您高屋见瓴的见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