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一份通报赫然张贴——朱XX等9名学生因私自假借学校名义招生答疑牟利、推广电话卡等违规行为被全校通报批评。这些年轻人一时贪婪的举动,正把他们就读的院校乃至集体的声誉,推向信用危机的悬崖边缘!
面对招生季的关键时刻,这些学生未经学校授权,在网络直播间及平台打着官方旗号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在私利驱使下,他们公然将校园环境变成自己牟利的灰色市场,甚至利用新生的信任推销电信业务,彻底搅乱了招生秩序,也让大学形象蒙尘。
细看名单,涉及商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及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等多个院系,23级与24级学生均有身影。当个人贪念膨胀到越过制度红线,校园信任基础的裂痕已悄然扩大。
这份通报严厉警示:禁止任何人以学校名义从事盈利活动或散布不实信息。扰乱招生秩序者,必将面临严肃处理!规则之剑已经落下,侥幸心理再无容身之处!
我们脚下的路与肩上的责任:
每一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生"的自我介绍背后,背负着多少师长的心血与社会的信任?个体轻率之举不仅可能让自己背负档案污点,更让整个集体的信誉蒙上阴影。当私利撕破信任的纽带,整个集体的价值也随之破碎。校园官方形象并非个体牟利的跳板,它经不起任何利益的腐蚀。
那份校园通报或许一两年后从档案中消失,但在互联网的记忆深处,失信行为如影随形。因一时私利透支大学集体名誉,失去的远比你想象得更多!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抛弃诚信的人,终将被集体的信任所放逐。
当你为琐碎利益心动时,不妨回头凝望校园大门上方那庄严的校名——那里凝聚了无数勤恳智慧的重量!真正智慧的选择从来不是走捷径获取私利,而是在维护共有的信仰之中扎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