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正在进行时。回顾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真的很魔幻,连北大都出现在征集志愿了,而且还不只一个省。
在内蒙古,北大的公共事业管理直接没人投档,重新征集志愿;在另一个省,北大的朝鲜语专业也断档了,也要征集志愿。理论上你只要过了过了本科线就能上北大,这是多大的“漏”呀,可竟然没有人报。
还有引起网友热议的江西三名学霸,虽然都能上清北,竟然也都放弃了,转而报了其他985的热门专业。
对这些现象,广大网友都纷纷点赞,认为是家长和考生集体意识的觉醒,是正确的选择。大家都更加的看重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来做出选择,不再愿意为清北名校的光环而买单。
可是,专业的规划师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位曾是教育行业年度人物的规划师说“宁上清北的冷门专业,也不选985学校”。
他说就是上护理上考古,也要上清北。因为你接触的人不一样,你的平台不一样,圈子也不一样。你学了护理可以不干护理,甚至在大学可以有很多方法换专业,即使换不成功,你读研读博也可以换专业。你将来考公走选调的时候,也可以换行业,没有必要非得守着护理这个摊儿。
现在哪个专业不饱和,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都是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学的和就业的并不一致。大学四年学的东西,并不足以支撑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我要选个好专业才有好工作,那是他不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规划师认为孩子要首选大学。他给我们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
刚参加工作时,还比较年轻,部门主管是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当时入职的时候感觉这个人沟通、表达能力都比较差,根本不能胜任主管一职。有一次年会上,当时老板也很开心,又喝了一点酒,有一个同事就问老板说为什么用他去当主管呢,远不如其他人呢。
老板当时就给我们解释了一下,说他去北京的各大部委办事儿,都有清华的学长和学姐,你们敲不开的门,他能敲得开,你们见不了的人,他能见得了。因为他是清华的呀。当时感触特别深,后来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就明白了其实清华北大的价值远远不只是一个学历那么简单,他更是一个圈子。
为什么说做金融的必是清北复交,因为银监会、保监会,全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要是去融资,投行也全是清华北大毕业的,管你的是清华北大的,给你投钱的是清华北大的。如果你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就很难入人家的眼睛。
他说清北就是孩子登天的阶梯,只是很多人不懂, 明明能考上清北,却放弃清北,选择别的985。这就像是祖坟好不容易冒青烟了,你一杯开水又浇灭了。
考上清北,哪怕你去做网红,有了这个标签,卖课的速度都是别人的几倍;哪怕你去补课,你的收费都是别人的一倍两倍。就哪怕你有一天出一本书,你挂着“我是怎么上清华的?我是怎么上北大的?”那你的销量都不会差。
其实清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你有最高的水平、最强的能力。清北也是一个好的平台,它决定你未来4年认识什么人,走什么路。选择清北,绝对是你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听了规划师的分析,你还觉得放弃清北的冷门专业是正确的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