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考研数学就头大”
——这是很多在职考生的心里话。但199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对财会人来说,甚至可能是“优势项”。
全是选择题,其实是隐形福利
199管综数学共75分,全是“五选一单选”——五个选项里必有一个对!对比CPA的“不定项选择”,简直是降了一个层级的难度,至少不会因为少选、错选全扣分。
有考生算过:哪怕完全不会,纯蒙也有20%的正确率;稍微懂点技巧,正确率能提到50%以上。
不考高数,考的是财税“老相识”
199管综数学最友好的地方,是只考初等数学。什么意思?就是初高中课本里的那些:几何、代数、排列组合……不信直接看两道真题
【2023】已知甲、乙两公司的利润之比为3:4,甲、丙两公司的利润之比为1:2.若乙公司的利润为3000万元,则丙公司的利润为( )万元.
A.5000 B.4500 C.4000 D.3500 E.2500
【2024】甲股票上涨 20%后价格与乙股票下跌20%后的价格相等,则甲、乙股票的原价格之比为( ).
(A)1:1 (B)1:2 (C)2:1 (D)3:2 (E)2:3
这几道199管综数学真题,像不像咱们中级会计、中级财管的题目?
咱财会人天天跟数字打交道,这些内容其实早就在工作里“练过手”了:
算“利润问题”时,不就是咱做成本核算的思路?已知售价、成本求利润率,计算盈亏平衡点;
排列组合的“分步计数”,和咱做“费用分摊”时“先分部门、再分项目”的逻辑完全相通。
这些藏在日常工作里的数学思维,其实早就为财会人铺好了路。比起高等数学(光一个“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就能绕晕人),199管综数学没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拦路虎”,也不用像其他专硕学硕,要写满答题纸、一步错全题错,这种“灵活得分”的模式,对时间紧张的在职考生还是比较友好的。
备考不用“死磕”,按节奏来就稳
不少人怕数学,是被“必须刷够1万道题”的说法吓住了。但199数学考点就那么多,像咱做财务预算一样,按阶段规划好,完全不用慌:
基础期:把公式变成“条件反射”
不用啃厚厚的教材,先把核心公式拎出来——比如“利润=收入-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这些就像会计里的“借贷平衡”,是底层逻辑。
强化期:练“解题技巧”比“算对”更重要
这时候重点练“怎么快选”!比如做“工程问题”时,设总工作量为“1”,瞬间简化计算;遇到“比例题”,用咱做“财务比率分析”的思路,抓“分子分母”关系,排除明显不对的选项。
冲刺期:真题是最好的“错题本”
近10年真题刷3遍就够了。第一遍按考试时间做,像月底结账一样掐表;第二遍分析错题,标上“知识点漏洞”还是“技巧不足”,像查账找错一样精准;第三遍总结“高频考点”,比如应用题占6-8道、几何占5-6道,重点猛攻这些“得分大户”。
最后想说:
199管综数学对于财会人来说,可能是加分项;财会人每天对着报表算数据、做分析,这种“数字敏感度”本就是优势。
也别老想着“我数学从小差”,从现在开始:每天做5道题,周末总结1个技巧,就像攒养老金一样,慢慢积累。等你发现,用“成本分摊”的思路解应用题、用“报表勾稽关系”记公式时,会突然明白:原来数学和咱的工作早就是“老相识”。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踏实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数学没那么难,上岸也没那么远。
距离25年考研还剩1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