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难学的 2 个本科专业,很难毕业!慎选!
创始人
2025-08-05 17:53:10
0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填志愿那阵儿,总有家长拉着我问:“老师,哪个专业前景好?”

我每次都先反问:“孩子能扛住吗?”

今天就来扒一扒公认最难学的两个本科专业 —— 临床医学和理论物理。

这俩专业堪称 “大学版炼狱模式”,没点真本事和狠劲儿,真可能熬不到毕业就想跑路。

一、临床医学:别人毕业当社畜,你还在医院值夜班

临床医学绝对是 “热门专业里的狠角色”。

每年填报志愿时,它都凭着 “医生地位高、收入不错” 的光环吸引大批考生,可只有真正踏入这个专业的人才知道,背后藏着多少 “血泪史”。

学制先给你 “下马威”

别人本科 4 年毕业领证,临床医学直接 “加时赛”—— 本科就得读 5 年。

这还不算完,想当正经医生?

规培 3 年、硕士 3 年、博士 3 年是标配,一套流程走下来,同龄人都升职加薪了,你可能还在医院倒夜班。

有医学生自嘲:“别人 22 岁毕业挣钱,我 22 岁刚学完解剖学,正对着骨骼模型认骨头呢。”

课程表堪比 “医学百科全书突击战”

临床医学的课程表能把人看晕 ——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光听名字就够唬人,内容更是 “多到离谱”。

解剖学要记清人体 206 块骨头的每块突起,生理学得搞懂神经体液调节的每一个机制,药理学要背下几百种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堪称 “人体说明书 + 药物字典 + 疾病图谱” 的三重暴击。

有医学生晒出自己的课本,《内科学》《外科学》加起来比砖头还厚,一页纸恨不得挤 5000 字。

网友 “学医的小土豆” 吐槽:“别人期末复习划重点,我们划完重点发现整本书都是重点。背完生理学忘了解剖学,背完病理学又把药理学还给老师,每天都在‘失忆 - 重学 - 再失忆’的循环里挣扎。”

学习强度:从早八到晚十二点的 “连轴转”

临床医学的学习强度能让高三看起来像 “度假”。每天早八上课,中午啃着面包泡图书馆,晚上熬夜刷题到凌晨,周末要么泡实验室,要么在医院见习。

有学生算过:“每周学习时长轻松破 60 小时,比 996 还狠,关键还没工资。”

到了实习阶段更酸爽。在医院跟着医生值夜班,一晚上收 5 个急诊病人是常事,写病历写到手腕疼,还要随时准备上台当助手。

网友 “熬夜写病历的小张” 说:“实习三个月,我熬秃了头、黑眼圈重得像熊猫,妈妈视频时差点认不出我。最崩溃的是刚躺下休息,护士站铃一响就得弹起来,感觉身体被按了‘永动机’开关。”

挂科率:医学版 “生存淘汰赛”

临床医学的挂科率高到让学渣瑟瑟发抖。据某医学院数据,解剖学、生理学等核心课程挂科率常年维持在 15%-20%,有学校的《生物化学》挂科率甚至突破 30%。

网友 “挂过科的医学生” 分享:“我们班 30 个人,大一上学期就有 5 个挂了解剖学,补考时大家抱着骷髅模型互相提问,场面又心酸又好笑。”

更狠的是 “挂科即留级” 制度。医学课程环环相扣,一门挂科可能影响后续一串课程,不少学生因为挂科太多,5 年本科读成 6 年、7 年,甚至最后不得不转专业。

有老师调侃:“能顺利从临床医学毕业的,都是‘医学特种兵’。”

二、理论物理:普通人学它像 “看天书”,学霸学它靠 “硬熬”

如果说临床医学是 “体力 + 脑力双重折磨”,那理论物理就是 “纯脑力炼狱”。这个看似冷门的专业,每年都让无数怀揣 “物理梦” 的学子折戟沉沙,堪称 “学术版劝退王者”。

课程抽象到 “怀疑人生”

理论物理的课程表写满了 “劝退信号”:量子力学、相对论、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弦理论…… 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充满 “距离感”,内容更是抽象到让人头皮发麻。量子力学里的 “薛定谔的猫” 既死又活,相对论里的 “时间膨胀” 让人分不清昨天今天,粒子物理的 “夸克模型” 像在听外星语言。

有学生吐槽:“高中物理考 90 分,到这儿连教材前言都看不懂。老师讲课时嘴里蹦的全是公式,黑板上写满希腊字母,一节课下来笔记记了三页,回头一看全是天书。”

网友 “被物理虐哭的小王” 说:“我室友高中物理竞赛拿过奖,学理论物理照样挂科,他说‘这玩意儿比竞赛难十倍,完全不是一个次元’。”

数学是 “入门门票”,没它连门都摸不到

理论物理对数学的要求高到离谱,堪称 “数学 + 物理的双 buff 叠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只是基础,后面还要学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拓扑学…… 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连公式推导都跟不上。

有学生调侃:“学理论物理的先得是半个数学家。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要解偏微分方程,相对论的张量分析得用线性代数,统计力学的配分函数得靠概率论,数学不好的话,上课就像听相声 —— 全程哈哈笑,其实啥也没听懂。”

网友 “数学渣学物理” 崩溃:“我就是因为数学不好转专业的,每次考试都在‘看懂题目→不会推导→放弃挣扎’的流程里循环。”

挂科率:25% 只是 “起步价”

理论物理的挂科率常年居高不下,平均挂科率 25% 只是保守数字,某些学校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挂科率能突破 40%。有老师透露:“这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考虑转专业,最后能坚持到毕业的,要么是真热爱,要么是‘硬熬成习惯’。”

网友 “理论物理幸存者” 分享:“我们班

20 个人,大四毕业时只剩 12 个,其中 3 个是留级的。最惨的是有个同学挂了 5

门课,最后转去学计算机了,他说‘敲代码比解薛定谔方程简单多了’。” 挂科的痛苦不仅是补考,更是对自信心的打击

——“每次看到同学轻松推导公式,自己却连定义都记不清,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就业:“高冷专业” 的现实落差

理论物理虽然就业不差,但对口岗位少且要求高。大部分毕业生要么读研深造(读博是常态),要么去科研院所、高校,想进企业的话选择不多。网友

“学物理的打工人” 说:“我硕士毕业后进了研究所,每天还是跟公式打交道,工资不如学计算机的同学一半,爸妈总问我‘当初为啥不学个好就业的’。”

更尴尬的是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多人抱着 “探索宇宙奥秘” 的梦想来,最后发现每天都在推导公式、写论文,一辈子可能都遇不到 “重大发现”。有学生自嘲:“原以为学理论物理能当爱因斯坦,没想到最后成了‘公式搬运工’。”

三、为什么这俩专业 “难到离谱” 却还有人选?

虽然临床医学和理论物理难到 “劝退无数人”,但每年报考的人依然不少,背后藏着 “甜蜜的诱惑” 和 “现实的考量”。

临床医学:“越难越香” 的职业光环

临床医学的难,对应的是 “高回报”。医生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尤其是资深医生)、职业寿命长,这些优点让很多人愿意 “熬五年、拼十年”。

网友 “医生妈妈” 说:“虽然我儿子学医熬得掉头发,但看到他救死扶伤的样子,觉得一切都值了。医生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不像有些行业吃青春饭。”

而且临床医学的 “不可替代性” 强。医学知识体系复杂,培养周期长,一旦学成很难被替代,这在 “内卷严重” 的当下成了优势。有医学生说:“虽然现在累,但想到以后不会被 AI 取代,心里就踏实点。”

理论物理:“热爱驱动” 的小众坚持

选择理论物理的大多是 “真爱粉”。对宇宙奥秘、物理规律的好奇,支撑他们熬过一次次挂科、一遍遍推导。网友 “物理迷小李” 说:“每次解出一个复杂公式,那种成就感比考 100 分还爽。虽然难,但想到自己在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就觉得很有意义。”

而且理论物理的 “深造优势” 明显。学好理论物理后,转金融、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优势,扎实的数理基础让他们在跨专业时 “底气十足”。有毕业生分享:“我博士毕业后转去做量化金融了,物理训练的逻辑思维帮了我大忙,现在收入比纯搞理论高多了。”

四、选这俩专业前,先问自己三个 “灵魂拷问”

如果你或孩子正纠结要不要选临床医学或理论物理,别急着看分数线,先回答这三个问题:

拷问一:“我是真热爱,还是只看光环?”

临床医学的 “医生光环” 和理论物理的 “学霸光环” 很容易让人冲动报考,但没有热爱很难坚持。网友 “后悔学医的张医生” 说:“我当初就是觉得医生体面才报考,现在每天面对病人和病历,一点热情都没有,上班像上刑场,这才是最痛苦的。”

真正的热爱是 “苦中作乐”:医学生能在解剖课上发现人体的精妙,理论物理学生能在公式推导中找到规律的美感。如果只是为了 “体面”“稳定”,那这俩专业的苦会被放大十倍。

拷问二:“我的基础够不够?别用‘努力’骗自己”

临床医学需要 “记忆力 + 理解力 + 耐力” 的三重天赋,理论物理需要 “数学脑 + 抽象思维 + 专注力” 的硬核能力,光靠 “努力” 远远不够。网友 “学物理的学渣” 警告:“别信‘只要努力就能学好’的鬼话,这俩专业真看天赋,数学物理不好的人硬学,就是给自己找罪受。”

可以做个小测试:临床医学试试能不能一周记住 50 种常见药物的作用,理论物理试试能不能看懂《时间简史》的前两章,要是觉得 “头大如斗”,那还是趁早绕道。

拷问三:“我能接受‘长期投入低回报’吗?”

临床医学 5 年本科 + 3 年规培 + 3 年硕士,至少 11 年才能成为 “正式医生”;理论物理本科毕业基本没出路,读博是常态,30 岁前很难 “经济独立”。网友 “医三代小王” 说:“我爷爷、爸爸都是医生,他们常说‘学医要耐得住寂寞,前十年别想挣钱’,普通人真扛不住这种‘长期投资’。”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或者急于 “毕业挣钱养家”,这俩专业可能不是好选择。毕竟 “理想不能当饭吃”,连生存都成问题时,再热爱也难坚持。

五、写给正在纠结的你:专业没有对错,适合才最重要

填志愿就像 “选人生剧本”,临床医学和理论物理是 “hard 模式” 剧本,难度高但通关奖励丰厚,可如果选错模式,只会让自己 “游戏体验极差”。

别被 “热门”“高薪” 绑架

临床医学和理论物理确实热门、高薪(前者资深后高薪,后者对口领域高薪),但 “热门” 意味着竞争激烈,“高薪” 意味着前期投入巨大。网友 “选专业的过来人” 说:“我当年就是跟风学医,现在每天累得像狗,看着学师范的同学朝九晚五,真羡慕得不行。专业没有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兴趣是 “抗难神器”

如果真的热爱医学,能在解剖课上发现人体的奇妙,能在救死扶伤中找到价值,那临床医学的苦不算苦;如果真心痴迷物理,能在公式里看到宇宙的规律,能在推导中感受思维的乐趣,那理论物理的难不算难。

网友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说:“我学理论物理虽然挂过科,但每次解开难题的快乐,是其他专业体会不到的,热爱能让苦变成甜。”

提前 “试错” 很重要

选专业前可以多了解:去医院见习一天,看看医生的真实工作状态;找理论物理的学长聊聊,问问他们每天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网友 “避坑成功的小李” 分享:“我高三暑假去医院跟着亲戚见习,看到医生连轴转 24 小时,立刻放弃学医,现在学计算机虽然卷,但至少是自己能接受的累。”

结语:难学的专业不是 “坑”,盲目选择才是

临床医学和理论物理之所以被称为 “最难学的专业”,不是因为它们 “不好”,而是因为它们对学习者的要求极高 —— 需要天赋、热爱、耐力和经济支持的多重加持。

如果你天生就是 “医学脑”,能背下整本《内科学》还不头疼,能在手术台前站 10 小时不手抖,那临床医学欢迎你;如果你自带 “物理基因”,能轻松推导量子力学公式,能对着星空想一整夜 “宇宙起源”,那理论物理适合你。

但如果你只是跟风、听劝、想当然,那这俩专业可能会让你 “大学四年在挂科中挣扎,毕业后在悔恨中迷茫”。就像网友 “过来人的警告” 说:“专业没有绝对的好坏,难学的专业也能出人才,但前提是 —— 你得是那块料,还得真喜欢。”

填志愿的本质,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临床医学的生活是 “与疾病赛跑,与时间抢命”,理论物理的生活是 “与公式为伴,与宇宙对话”,无论选哪种,都要记住:没有轻松的人生,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慎选不是 “劝退”,而是希望你选一条能让自己 “熬得住、走得远、笑得真” 的路。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书卷一梦:宋一梦与南珩洞房,编... 古装轻喜剧《书卷一梦》是由郭虎执导,任庄柳、夏洛特编剧,李一桐、刘宇宁领衔主演,正在热播。穿越而来的...
AI赋能让情境化学习成为可能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瓦拉英语创始人刘庆逊提出,用“AI+情境学习法”培养学生用英语解...
“鸟祸全台”,绿营内斗爆出“类... “鸟祸全台”事件凸显绿营内斗的丑陋一面。竟爆出所谓“类纳粹分子”,这一行为引发广泛谴责。绿营此举充分...
聚焦车企整合:探寻汽车产业未来... 一切为了销量,一切不止销量。 在当今汽车行业,变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尤其是汽车产业的齿轮驶入电动化与智...
智己汽车&信通院:AI... 该报告聚焦 AI 对汽车产业的赋能,围绕研发设计、用户运营、座舱体验三大核心场景展开,结合智己汽车实...
AI早报 | 百度智能云推出首... 百度智能云推出首批AI数字员工 8月5日,百度AI Day开放日现场,百度智能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批A...
原创 刘... 谁说买车只看性价比?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连向来以节俭著称的&34国民MC&34刘在石也难逃虚荣心...
Rivian第二季营收13亿美... 雷递网 雷建平 8月6日 电动汽车公司Rivian(NASDAQ: RIVN)今日发布截至2025年...
原创 有... 要问什么才是玩车的终点,这个话题确实备受争议。有人觉得汽车是日常通勤代步的工具,能遮风挡雨就够用了。...
原创 如...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的李丹丹、毛金龙、唐城琨再2024年第12期《电气技术》上撰文,采用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