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大V高校双元育人计划暑期创训营第四期线上培训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特邀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赵登文老师,以《直击创作痛点:学生短片创作的困惑与实践突破》为主题,针对学生在短片创作中前期构思、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等全流程的常见问题进行系统解析,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的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短片创作质量。
前期创作:筑牢根基,破解核心难题
培训指出,前期创作是短片成功的关键,需重点攻克剧本、主题、美术、人物、对话等环节的痛点。
在剧本与主题方面,针对“灵感枯竭、故事线索模糊”“主题不明确、立意空泛”等问题,专家建议从日常体验切入构思故事,通过“创意梗概—背景故事—人物研究”的步骤细化大纲;同时强调编剧与导演需形成“二维一体”的协作模式,明确分工——导演可兼顾剪辑或编剧,但不建议同时承担摄影、演员等现场工作,以聚焦核心创作精力。
美术环节中,针对“是否需要美术、堪景”的疑问,培训明确回应“必要且重要”,并提醒创作者在设备投入上不宜吝啬,为拍摄奠定硬件基础。
人物塑造与对话设计上,针对“角色扁平、动机不合理”“对话生硬或过度日常化”等问题,提出通过观察生活、构建人物前史让角色更立体;对话创作则需挖掘潜台词,正如姜文所言,“好的对白能在掩饰中暴露人物内心”,成为探寻角色深层情感的工具。
中期拍摄:规范现场,保障创作质量
中期拍摄的现场管理直接影响作品呈现。培训针对“拍摄无计划、场面调度混乱、忽视细节”等问题给出对策:
一是明确制片人的核心作用,以专业统筹避免“想到哪拍到哪”的无序状态;二是要求创作者掌握场面调度、节奏控制等导演技巧,解决调度混乱、表演不自然等问题;三是强调灯光、色彩、录音、场记等细节的重要性,倡导“专人专事、用心对待”,确保各环节专业落地。
后期制作:精细打磨,提升作品质感
后期制作是短片最终呈现的“点睛之笔”,培训梳理了规范流程与优化技巧。
流程上,需严格遵循“整理素材—粗剪—包装特效—声音处理—字幕制作”的顺序,避免随意拼接;节奏把控方面,建议借鉴沃尔特·默奇在《眨眼之间:透视电影剪辑》中提出的“情感、故事、节奏”等六大原则,通过控制镜头时长、优化剪辑逻辑增强作品吸引力;同时,强调音效与字幕的重要性,建议剪辑团队深度参与前期创作,实现“导演与剪辑”的协同发力,常用工具可选用剪映、PR、Final Cut Pro X等。
总结:聚焦核心,培育创作能力
培训最后总结,学生短片创作需紧扣“人物关系、情感、矛盾冲突”三大核心要素。创作者应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通过规范化流程与针对性技巧,在实践中突破瓶颈,创作出更具感染力与思想性的作品。
本次培训通过精准剖析痛点、提供可行对策,为学生短片创作搭建了清晰的实践路径,进一步推动了青年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