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会东县第二小学召开教师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表决大会,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凝聚共识。会上,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清单》,为竞聘工作划出纪律红线;随后详细解读《会东县第二小学教职工工作岗位竞聘实施方案》,让每位教师清晰掌握改革方向与操作细则。最终,93名参会教职工现场投票表决,以92票赞成的结果通过该方案,为后续竞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方案制定前,我们广泛征求了教师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最终提交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会东县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聂华在会上强调,“今天的表决,既是对方案的‘民意检验’,更是对改革的‘信心投票’。
随后,竞聘工作正式启动。不同于以往“按资排辈”或“单向分配”的模式,此次竞聘创新采用“分类设岗、多轮竞聘”机制:根据教学需求、岗位特点将91个岗位分为管理岗、班主任岗、教学岗、教辅后勤岗等类别,教师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职业规划自主申报。在竞聘现场,老师们通过述职演讲展示教学成果、工作思路和岗位设想,评委组则从专业能力、责任心、岗位匹配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承载着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凝聚着所有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更关系着全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聂华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严格依照方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竞聘,引导优秀教师向教学一线关键岗位聚集,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办学质量,真正实现‘同岗优用、同体联动’的管理格局,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县管校聘’改革的决策部署,为全县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奋勇前进。”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应变”,从“个体担忧”到“群体共进”,这场“县管校聘”改革,正悄然重塑着教师们的职业认知。他们不再是“体制内的守护者”,而是“教育质量的创造者”;不再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追求“卓越教学”。
“‘县管校聘’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会东县第二小学教师胡晓梅的发言引发共鸣,“它打破了‘铁饭碗’思维,倒逼我们提升教学能力;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学校为我们搭建的‘成长舞台’——优秀教师能向一线关键岗位聚集,教学活力将被充分激发。”她表示,自己将坚决拥护改革政策,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为会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任华平则从“实践者”视角坦言:“岗位竞聘在即,我既感受到改革的坚定决心,也深知前路有挑战——跨校后如何融入新环境?考核收紧下怎样保持教学活力?但方向已明,与其忐忑不如应战。”他承诺将端正态度、积极准备,争取竞聘上岗,为学校教育事业全力以赴。
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心声,既是对改革政策的信任,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他们用行动证明:当教师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紧密绑定,当“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教育的春天,终将在变革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据悉,会东县第二小学教师岗位竞聘工作于8月2日启动到4日结束,经历6轮紧张竞聘,覆盖全校各学科、各岗位。最终全校93名教职工91人成功竞聘上岗。
这场以“县管校聘”为抓手的改革,不仅是教师队伍的一次“重新洗牌”,更是一场以制度创新激活教育活力的“双向奔赴”——当教师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成长”,当学校从“资源固化”走向“优胜劣汰”,会东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正从“蓝图”迈向“实景”。
记者 杨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