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业管理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国内多所高校正着力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正式发布的一份全校本科生学业预警名单显示,全校共有730多名学生受到学业预警,其中部分学生面临降级的窘境。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90多名学生因学业不达标未能如期毕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大学管理者应通过相对刚性的方式,把好培养质量关,这既是对教育事业负责,也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此,这些高校积极加强学业管理,督促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及时调整状态、提升学习质量,可谓正当其时。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之所以会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连续多年身处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导致其缺少自由时间和空间,身心承受较大压力。所以,当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顺利完成高考,迈入大学校园后,往往会因过于放纵、贪玩,缺乏自律性而荒废学业。其次,时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应运而生,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增加更多新专业。这虽为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与未来就业选择提供更多方向,却也使得不少年轻人先是因目标不够明确而盲目选择专业,之后又因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而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成绩下滑。最后,当前很多年轻人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都是由家长负责打理其日常生活,老师负责监督其学业。所以,在他们进入大学校园,首次独立打理生活、规划学业时,往往因缺少经验而显得力不从心,以致成绩无法达标。凡此种种,都说明不少高校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其实并非偶然现象。
既然如此,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具体来说,应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家长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尽早培养孩子自理生活,以及自主进行选择、规划、独立处理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将来迈入大学、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学业管理机制,随时了解学生学业进度、日常生活等相关情况,以便及时对跟不上进度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指导,助力其顺利毕业,学有所成。三是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更多课程咨询、专业解读、就业规划、行业介绍等方面的服务平台,用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其先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和就业目标,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所学专业。这样一来,或能使更多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