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往年,今年高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名校光环”进一步淡化。
往年谁考上了清华北大,无论什么专业都是祖坟冒青烟,亲朋好友都会来庆祝的,但是今年清华北大的冷门专业也吃瘪了,需要进行征集志愿,尤其是北大的护理学专业,吐槽的声音贯穿这个升学季始终。
重庆就有一位物理类考生,他的高考成绩是673分,在填报志愿时,经过和家长商量,填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最终压线考取了北京大学护理学专业。
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后,他们一家人都挺高兴,家长还特地把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拍照,发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悦。原以为会收到亲朋好友们的祝福和支持,结果大家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人送上了祝福,直夸他们家孩子真是厉害,有了北大这样的金字招牌,还是本科考进去的,将来的起点会非常高。也有人比较隐晦的表示673分考生北大护理学,有点可惜了,无论北大的招牌有多硬,将来毕业出来工作也照样是当护士,在医院里面做最苦最累的活,没办法成为医生,还不如报考重庆医科大学呢。
亲友们的反应,让该考生的父母挺尴尬,都后悔自己“手贱”,不该晒孩子的录取通知书。
其实,这个选择对不对、值不值,不用看别人怎么评价,而在于自己。
如果确实对北京大学特别向往,也想读或者不排斥护理学专业,这个录取结果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北大和北大医学部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读护理学专业确实做不了医生,但做护士也未必没有前途。现在男护士本来就少,还是从北大出来的,无论到了哪个医院都是香饽饽,当成护士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可能没几年就升为领导了。
但如果只是想去读北大,本身不喜欢读护理学专业甚至排斥,这个选择可能就有点轻率了。因为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比较痛苦的事情,跟你是不是在北大无关,并且北大护理学专业还有一个比较“坑”的规定就是,不能转专业。这就意味着,要么你讲究着读完,要么你回去复读,没有其他选择。想换专业方向?读研再说吧。
如果不执着于北大,这位考生的选择是非常多的,想学医的话,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几所头部医学院校外,其他医学院系专业都随便挑;如果不一定非要学医,那选择就多了,清北复交以外的王牌专业和特色班基本上也都是任选的。
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怎么样,既然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既然选择已成事实,那就坦然接受这个结果吧,再纠结也没有用了,把接下来的路走好才是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