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川高考录取日程安排,今年的本科提前批次已经全部录取结束。
提前批的大部分招生专业,历来都属于家长和考生眼中的“香饽饽”,比如“铁饭碗大学”军警校,以及自带“编制光环”还免学费的公费师范生,一直都备受认可和热捧。正因如此,这些提前批招生的录取线,也是连年走高。
不过,今年部分专业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缺额现象尤为突出。
比如,7月16日、7月18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连续两次发布的本科提前批次B段征集志愿名单中,部属国家公费师范生院校——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均出现了在物理类、历史类“学前教育”专业招不满的情况。
自带编制都失去了吸引力,年轻人们为啥就不愿意读“学前教育”了呢?
按照今年的安排,国家公费师范生、省级公费师范生均在本科提前批次B段进行投档录取,录取时间为7月16日。
不过,就在16日晚21点过,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本科提前批次B段未完成计划高校征集志愿的通知》,征集名单中,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均存在缺额。
随后,在7月18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关于本科提前批次B段未完成计划高校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中,征集的国家公费师范生中,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仍未招满,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经过两轮补录,无论是历史类还是物理类,“学前教育”缺口仍在。
而学前教育“遇冷”这种现象,并非仅限于国家公费师范生。
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陆续公布的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批次A段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次B段的征集名单中,也均出现了“学前教育”专业招不满的情况。比如,成都师范学院、佛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哈尔滨光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等多所公办、民办高校都出现了“学前教育”专业补录的情况。
此外,除了四川,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在本科批次的录取中,也都出现了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补录的现象。
另外,根据此前各省份公布的2025年省属公费师范生来看,“学前教育”专科层次的公费师范生也遭遇了“寒流”。
重庆市2024年“学前教育”专科地方公费师范生的招生计划为78人,2025年降至31人,缩减超过一半;
河南省2024年“学前教育”专科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为341人,2025年只有5人,骤减68倍;
广东省更是2025年直接宣布“学前教育”专科地方公费师范生停止招生,为这一专业画上了句号。
作为部属师范“六姐妹”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一直是不少家长和考生青睐的师范名校。
根据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来看,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教育”专业排名与西南大学并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评级A+。
顶尖名校的王牌专业,叠加公费师范生“免学费、包分配”的政策红利,“学前教育”为何仍难吸引足够生源?
我们和几位高考毕业生聊了聊,发现学生们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是就业岗位减少。
不少同学表示,如今少子时代的到来,感觉学前教育专业就是“毕业即失业”,以后肯定会更难找工作。“我之前有个学姐今年刚好大学毕业,学的就是学前教育,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工作,她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千万别学学前教育,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时想着好就业才学的这个专业,没想到毕业了没人生孩子了。”
其次是薪资待遇和职业前景。有同学表示,他们也咨询过一些学长学姐,大家普遍提到“幼教感觉就是钱少事多,事情比较繁琐”,其次,幼儿园老师的发展上限比较低,“中小学里还可以争取学科带头人、备课组负责人、学校中层等发展空间,但幼儿园的机会相对少很多”。另外就是职业成就感,“尤其中学阶段,如果把书教好了,那份职业回报感还是非常强烈的,但在幼儿园,很难有太大成就感。”
最后还有同学提到了时间变化。
根据2024年公布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新政(《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国家公费师范生攻读硕士的政策,从原来的履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变为了现在的支持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后再履约任教。
对此,有同学表示,虽然是个继续深造的福利,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时间再度拉长,“本科4年,研究生2年,服务期6年,一套流程走下来就30岁了。30多岁如果在中小学,都可以评优青甚至成为骨干了,但如果30多岁还是个幼儿园老师,对于未来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补录都没招满,学前教育真的不香了吗?
对于这一看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家长和考生应理性看待,志愿填报本身就会出现一些起伏变化,这是和录取规则是有关系的,所以根据某一年的情况并不能得出所谓的规律。“家长和考生应该明白的是,判断是否要报考,更重要的是结合个人兴趣和长远的职业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
至于学前教育专业“遇冷“,在熊丙奇看来有多重原因,比如出生率下降、学校的撤并等等。
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比2023年的27.44万所减少2.11万所。
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有50多家幼儿园默默消失。这也是全国幼儿园数从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以来,连续3年下降,3年累计关停4.15万所幼儿园,降幅14.08%。
多位专家预估,2025年可能将有2.6万所左右幼儿园关停,到2030年,全国幼儿园可能下降至16.37万所左右——未来每年平均将关停1.5万家左右。更有学者发出警示,如果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幼儿园“关闭潮”或许只是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未来都可能出现“关闭潮”。
至于同学们提到的顾虑,像“学历浪费”、“分数浪费”,在熊丙奇看来,其实还是一个认知观念的问题,“因为总体来看,现在学前教育老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可能并不高,另外学前教育教师的地位待遇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和保障。不过,随着学前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国家正在推进的免费学前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师资力量这块下一步肯定也会随之提升。”
下一篇: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