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办本科高校招不满学生,但是生源却并不少。
今年参加高考的有1300多万人,全国一共的本科志愿计划也不过五百万(2024年全国本科生不过490万),那为啥还有很多的民办高校招不满学生,有的学校甚至缺口将近3000人?
为了能招满学生,部分学校录取分数线甚至降了三四十分。
为什么?
第一、严峻的现实
广东的民办学校大概有20多个,有14个学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还有不少高校没有招满。尤其是湛江科技学院,经过三次征集志愿以后,缺口仍然有2900多人。
到了广西,直接给出了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
只要你敢报,只要还没录满,甭管你考多少分,你都能上本科!
云南直接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录取分数线普遍降了三四十分。
参加高考的1300万人,本科生计划不过500万,还有那么多民办本科招不满学生。征集志愿一次、二次,甚至到了第六次!
几乎没有分数限制了,还是招不满……
第二、生源并不少,为啥民办本科招不满学生?
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来分析。
首先,社会上对民办本科高校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和看法。
长期以来,民办院校都处于是公办院校的补充,只有考不上公办院校的学生才会选择民办院校,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观念,就是民办本科院校就是花高价钱买学历。
其次,就是民办高校在社会的认可度不高。
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企业在招聘时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显然比不上对公办院校学生的重视程度。
再次,就是众人吐槽的民办本科学费比较贵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同样是在长沙,公立大学医学院每年的学费通常不过在几千元,而民办高校长沙医学院每年的学费则达到3万元。
所以这样一来,民办高校需要付出更高的学费,毕业以后在就业上却不能享受更高的优待、两相对比,民办本科高校招生遇冷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三、那些没有报考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都去了哪里?
综合来看,他们的去向也很明确。
首先,跟他们竞争生源的是公办专科院校。
前几天有个新闻,浙江一个考了600多分的学生直接报考了武汉职业学院。拿600多分的成绩上了一个专科,而且还不是个例。
部分公办专科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在郑州流行的本升专就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
其次,就是转向复读。
有的孩子想读本科,但是成绩不理想,只能上民办。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基本上最后都是要复读的。上本科花不起价钱,上专科又觉得有点亏,再来一年是最好的选择。
再次,就是直接就业。
高中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成年了,面对当前高考的现实,高花费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很多学生直接免了这一步,在社会这所大学当中继续成长。
当前教育已经不是一本万利的时代了,中国教育改变命运的时代基本上接近尾声。而对于今天的民办本科院校招不满学生,我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
民办院校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民办院校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应该走向福耀科技大学、宁波理工大学、西湖大学这样的高端路线,估计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