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
都说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不敢想象男子在母亲瘫痪、父亲精神失常下,竟以744 分考入清华大学,不得不让人佩服!
庞众以744分成功逆袭高考状元的事情,在社交平台传的沸沸扬扬想必不少网友也是有所耳闻。
后来母亲离世,庞众化悲痛为力量,如今他投身科研与公益,和妻子赴云南山区教课,他的事迹获网友盛赞,成为励志的榜样,而直到听了知情人的爆料后,才发现事情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有些人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像被命运狠狠按在地上摩擦,怎么挣扎都难以脱身。河北沧州这个村子里,庞众望的故事,光听一耳朵就让人头皮发麻。父亲整天神志不清,有时候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母亲只能靠一把轮椅过活。屋里堆满了旧物,破墙上贴着各种年代久远的奖状。这样的家庭,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起点。
童年不叫童年
什么叫小孩没得选?庞众望懂得太早。他刚会走路没多久,就学会了给母亲擦脸、翻身,还得做饭、打水、清理便盆。父亲有时候发病,没法自理,庞众望只好一边喂饭,一边哄着。外面别的孩子在晒太阳,他却要在家里守着灶台和床沿。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紧巴得透不过气,甚至要靠捡废品贴补家用。有人说,这样的环境,换谁都熬不出来。
可生活偏偏没那么简单。六岁那年,庞众望身体出了状况,医生说是先天性心脏病,要做手术,几万块钱摆在那,家里一下子天都塌了。母亲推着轮椅,挨家挨户求邻居借钱,为了儿子的命,磕头都不带犹豫。钱终于凑齐了,可家里也背上了债,母亲为了还钱,每天靠做手工,十几个小时不合眼。
求学路上没退路
生活的压力没把庞众望压垮,反而让他变得比同龄人更早懂事。他知道母亲需要他,父亲更离不开他。上学以后,生活费只有二十块,能省一分是一分,中午用干馒头蘸咸菜,晚上回宿舍还得用手电筒做题。初中寄宿,回家一趟要攒好久,母亲生病住院,他就医院、田地、学校三头跑。那会儿,他怕母亲担心,临走前给姥爷交了三十封信,说是每天念一封,让母亲安心。
学校里,他拿奖拿到手软,墙上的奖状贴得密密麻麻。报名参加竞赛,钱还是从饭钱里省出来的。数学、物理、生物全国竞赛,庞众望都拿过奖。高二那年他就跟自己说,得去清华。每天五点起床,洗把脸就扎进教室,晚上熄灯了还躲在被窝里刷题。有人觉得拼命学习没什么用,可庞众望明白,只有这样,家才能有出路。
高考那年一鸣惊人
2017年高考,庞众望带着凉馒头进考场,三天的主食就靠这几块干粮。考完那天,全村人都等着消息。最后成绩出来,684分,专项加分后744分,一下成了河北理科状元。村里炸了锅,媒体、记者、社会组织都盯上了庞家。清华大学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看到屋里家徒四壁,当场表示要给奖学金帮他上学。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想捐钱帮忙,可庞众望谢绝了,觉得能靠自己就绝不再麻烦别人。
大学四年,拼劲没停
到了清华,和各地的顶尖学霸同台竞争,压力比以前更大。庞众望不是没自卑过,但他很快调整过来。白天图书馆泡着,晚上实验室熬着,节省下来的奖学金寄回家补贴家用。课余时间,他还帮老师做项目,争取每一个机会。大学四年下来,成绩一直在前列,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
本科一毕业,他直接被保研,继续读博。做科研的时候,经常和师兄师姐讨论项目,一坐就是一整天。为了解决实验难题,洗澡时突然想到灵感,光着身子就跑出来写思路。专利申请下来了,水质监测仪推广到全国好几个村子,村里人喝上了干净水。
母亲离世,人生转弯
2020年,母亲病重离世,庞众望守在床前陪了最后一程。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像丢了魂,白天做实验,晚上就一个人呆着。母亲去世后,他把专利收益拿出来,以母亲的名字设立了助学基金,想帮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去年,他还去枣庄山区支教,给留守儿童上课。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那会儿,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爱情和责任一起成长
有人说,苦难让人更早成熟。庞众望在大学里遇到了现在的女友,一个同样爱学习的姑娘。两个人一个做实验,一个写论文,互相鼓励,也一起去云南山区支教。朋友圈里发的照片,脸上总是带着笑,和过去瘦黑的模样判若两人。女友从没嫌弃他的家庭,反而很欣赏他的坚持和责任感。旁人都说,这样的感情才叫靠谱。
生活还在继续
七年过去,庞众望没有停下脚步。科研、支教、助学,每一样都没落下。县里请他当文旅形象大使和智库专家,他也没推辞。现在的庞众望,家里条件改善了许多,父亲身体也有了起色。虽然母亲不在了,但他相信母亲在天有灵,也会为儿子骄傲。每当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他只说了一句话:“生活再难,脚下的路还得走。”
结语
“寒门难出贵子”这句话,庞众望用自己的经历给了个答案。出生低谷里的人,靠的是咬牙坚持和一股不认命的劲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起点,可起点再低,也有人能走到顶峰。庞众望的故事,不是传奇,是现实。他用七年时间证明了,苦难不是枷锁,努力才是出路。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不负众望。
你怎么看?如果换作是你,会选择怎样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