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从2024年秋季开始,分年级、分学科三年逐步用新修订教材替换旧版本教材。
2026年秋季
学期所有年级完成
全部更换为新修订教材
。一起来看变化汇总!
2025年秋季学期更换以下年级学科教材:
七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
八九年级:
物理
新旧教材对比
八年级
Part.1
语文:篇目更新,聚焦实践与深度阅读
教材内容进行了较大更新。新增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等篇目,调入《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删去《回忆我的母亲》等3篇。
教学重点转变:
新增“阅读综合实践”环节,强化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将“名著导读”升级为“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系统的阅读;
课后习题设计更加灵活,注重考查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Part.2
数学(人教版):内容重组,突出过程与文化
章节结构有所调整,由5章变为6章,原“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章拆分为两章。新增“三角形的概念”小节,部分内容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删减了部分多边形内容及相关习题。新增“原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等概念及相关练习。
在分式的加减法中,增加了更多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习题。新增“综合与实践”内容。
教材还特别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增设“溯源”、“图说数学史”等栏目,展现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体现跨学科融合的理念。
Part.3
英语:单元整合,强化读写与思维
教材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课文内容全部更新。单元数量精简为8个,但每个单元包含的信息量更丰富,
词汇总量由468词增至570词
。学习方式强调在深度研读语篇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词汇、语法和写作技能。
显著特点: 引入“词块归纳”方式,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和运用词汇;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写作迁移能力;
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的培养。
Part.4
生物(人教版)
模块变更:八上新教材讲授两个单元,这两单元的内容与旧教材八上完全不同,模块变动较大。
情境换新:符合新时代新特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新增栏目:
新增加“古话今议”“一起去探究、一起做项目”等栏目。
细节微调:知识说法更严谨、内容讲解更细致。
Part.5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内容更多了,之前讲“人与社会”和“网络”的内容都更细化;
把之前七下“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内容挪了过来,但之前这两块属于一框《我们与法律同行》,现在细化为两框;把之前八下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挪了过来,内容简化;
第十一课专门讲解我国的人民军队。
Part.6
历史(统编版)
强化育人功能:课内新增“学史崇德”等栏目,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
增加详细论述:增加中国抗战的世界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等详细论述。
栏目新增
单元导读和课前导读:
优化单元导读,增加单元事件时间轴和单元学习目标
;更换课前导读,突出核心素养,新增持续思考的问题。
学史方法:教材最后
新增“学史方法”栏目
,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从历史图像中获取信息等。
Part.6
地理(人教版)
本册新增两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束水攻沙”原理、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跨数学、历史等学科,强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以及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第四章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内容,教材根据我国发展实际进行更新,对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九年级
Part.1
物理(人教版)
图片和素材紧跟现代生活与科技发展,删除过时知识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新增六节跨学科实践课程,
章节末设有复习与提高
,实验部分结构更规范,
明确“实验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并依据国家标准调整电路器材符号和名称,使实验设计更具逻辑性和引导性。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