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通知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懵了。”山东临沂某小学老师无奈地说,“我在小学教了八年语文,现在突然通知我这学期要去高中任教。”这不是个别现象,当二胎政策带来的入学高峰与当下生源减少相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师调岗大潮正在上演。
山东临沂下辖区县出台政策:在2032年之前,所在区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都要到高中长期任教或短期轮岗执教。一纸文件,让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师开始了逆向流动。
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了生育高峰,这批孩子2032年正好读高一,导致高中新生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小学阶段正面临生源减少的困境。
这政策看似解决了燃眉之急,却引发了广泛质疑:一个有证的小学老师,真能胜任高中教学吗?
支持调岗者认为,这些老师既然有高中教师资格证,教高中自然没问题。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几个关键问题:
资格证只是入职门槛。很多教师的大学生时代考取证书后,再未接触过高中学段。一位三十岁的教师,如果二十二岁参加工作,意味着她拿到资格证书已经八年了。
知识储备严重脱节。高中知识体系复杂,特别是数学、物理等理科,创新题型层出不穷。长期教授小学课程的老师,知识结构已经与高中教学要求严重脱节。
社会上有大量拥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人连教师编都考不上,这本身就说明资格证并不等同于实际教学能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中老师能教小学,小学老师为什么不能教高中?”这种类比完全忽视了教育规律。
从难到易易,从易到难难。高中老师教小学确实相对轻松,但反过来却极其困难。这就像大学教师可以教中学,但中学教师很难胜任大学教学一样。
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小学低年级教师连六年级的试卷都考不到八十分,语文古诗词背不全,数学公式记不清。成人之后知识遗忘速度惊人,更不用说已经离开大学校园多年的小学教师了。
教育不是试验田,关系到一代人的前途命运。让不具备能力的老师教授高中课程,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学生成为最大受害者。高中阶段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高考成绩,进而影响人生走向。
教师陷入职业困境。被迫教授自己都不熟悉的内容,教师不仅面临巨大压力,也可能因为教学效果不佳受到指责。
教育资源虚假配置。表面上解决了教师短缺问题,实际上却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调岗文件容易下发,课堂效果却不会撒谎。当高中教室里站着对课本都陌生的老师,当学生们困惑的眼神得不到解答,这种调岗的代价最终将由谁承担?
教育关乎国家未来,任何决策都应当尊重教育规律。短期的人力资源调配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积累与沉淀,不是一纸证书就可以跨越不同学段之间的专业鸿沟。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简单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解决资源调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