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小创 来源:自主教育
拒绝“假努力” 学会“真勤奋”
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总量激增,学业压力加大。家长和孩子都很焦虑:“我们很努力,为什么成绩不见提升?”还有学生说:“平时作业优秀,一到检测就不好。”……长期不会学习、或者学不好,就会严重挫败学生的学习信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要学会学习、自我管理,本节班会课,就从学习品质层面,帮助学生识别真假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人生自信。
1.认知目标:能够梳理出真假努力的常见表现、识别特征、影响或作用。
2.情感目标:理解真假努力动机,形成崇尚真努力的文化氛围。
3.行动目标:采取积极行动告别假努力,践行自己真努力的行动策略。
环节一:导入·左右手博弈
活动流程:每人发放一张A4纸,大家同时用左右手各写“真努力”(右手)和“假努力”(左手),对比效果。
展示教师提前准备的范例(右手工整,左手潦草、不流畅)。
提问引导: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同一人同时书写,结果差异这么大?
小结:熟练程度不一样(即平时练习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利用心理学上的具身认知理论(Glenberg, 2010),通过身体动作具象化“表面行为”与“真实投入”的差异,让孩子们理解努力程度和质量不同、效果就会有差异,为后面真假努力主题班会做好情绪和认知准备。
环节二:破茧·照见真实力
是“自我感动”还是“静默深耕”?——真假努力大揭秘。
活动1.直击心灵·这些问题我们占了多少条
这是课前调研,关于学习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10大问题,说说自己占了多少?
小结:这十大问题,就是我们一般常说的假努力问题。
资料链接:
假努力不是道德认知缺陷,也不是大家品行不好,而是对学习方法、策略、效果不够好的一种界定。
界定主要依据下面这五个维度(温馨提示:本文部分图片需要横着看):
设计意图:运用图式理论(Bartlett, 1932),通过具体行为归类,构建真假努力的认知框架,让学生科学轻松地识别什么是假努力。
环节三:照镜·触摸真与伪
当“假装奋斗”撞上“静默深耕”——你的心跳会为谁加速?
活动1.情景剧场·“假努力”求医
一个学生扮演“假努力”先生,一个学生扮演心理医生。“假努力”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假努力:医生,为什么我考前故意不复习,考差时还常常对自己说:“我只是没努力而已,要是我努力了……我会考得比谁谁还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医生:这是自我设限,如果你努力,你真的可以考得更好。
假努力: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假努力呢?
医生:这是您的防御心理在作怪。你想用“虚假勤奋”替代“真实挫败”,这样失败时还能保留“如果我认真就能成功”的幻想,就像给自己穿上“努力”的防弹衣,避免能力不足的真相击中自尊。
假努力:为什么有些同学喜欢凌晨发朋友圈,晒他们的习题集呢?
医生:这是在用“可见行为”兑换“社会认同”,换取大家“你好努力”的评论。
假努力:别人都去补课,我不去补课,是不是显得我不上进?
医生:这是社会比较焦虑,我们去补课,其实是社会适应性的一个策略,意思是告诉别人,我也很努力,用行为符号换取群体安全感。
假努力:其实做笔记时我也很认真,至少用三种颜色的笔做记录,红的是老师强调的重点,蓝的增补内容,黑色的书本解释。字迹也很工整,排版也很好看,为什么大家还说我是假努力呢?
医生:亲爱的,这是认知资源的错配。您只是在表演笔记,关注字迹工整和样子好看,却忽略了信息的深度加工,用体力消耗的“伪充实感”替代脑力消耗的真实成长。
假努力:是的,是的,您说得有道理,还有些同学,宁可抄10遍课文,也不愿意写读后感,虽然明知后者更有效。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这是在用“低阶重复”逃避“高阶思考”,都是假努力的特征。
假努力:哦。我还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检查的时候,我作业工整,不检查就敷衍潦草了呢?
医生:你这是自己学习动机不够,把老师检查的外部驱动,当成了自己学习的内在需求,为得到家长奖励而假装学习,逐渐忘记知识本身的趣味。这也是假努力的特征啊!
假努力:医生,我这样下去有什么危险吗?
医生:危险可多了。一是造成没有必要的时间浪费,耗费学习精力;二是长期付出没有回报,容易引起焦虑和自我怀疑;三是让父母和老师被假象所迷惑,不知道怎么帮助自己;四是沉迷于自我欺骗,找不到发展空间和机会……
假努力(哭):医生,您快别说了,我真努力还不行吗?
活动2.头脑风暴·直面自己的内心
假努力的心理学本质是一场迷惑性的自我欺骗。同学们,看了前面这个情景剧,您内心有无触动,是否能正视自己?
除了前面剧中所说的,您觉得假努力还有哪些动机呢?
小结:假努力的内心想法:
自我安慰:如“我熬夜了,应该进步。”
逃避现实:如“努力了就不用面对失败。”
迎合他人期待:如“勤奋会让父母开心。”
外部压力:如“同桌买了五本习题册,我也必须买。”
习得性无助:如“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死记硬背。”
用可见的付出掩饰不可言说的焦虑,在自我否定和外界期待之间保持平衡,这是假努力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真实念想。
活动3.触摸真努力者心跳
同学们票选自己心目中的“真努力”榜样,根据下面提纲,对榜样进行现场采访:
①同学您好,请问,支持您长期坚持真努力的内心动力是什么呢?
可能答案梳理:学习内容本身就很有趣;通过努力可以发现自己“适合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很有成就感;追寻被欣赏、尊重和重视的感觉。
②请问同学,您在学习上遭遇困难,或者成绩退步时,怎么办?
可能答案梳理:我有远大目标,一两次失败不会让我难过,调整方法和状态就行了;有困难好啊,说明我又有了提升空间和机会;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提升能力。
③请问您在学习过程中,或者成长中焦虑过吗?
可能答案梳理:在乎考试,但是不焦虑;更关注能力提升和知识本身的掌握;不回避焦虑,及时向父母老师求助,因为这不害羞。关注自己“学了多少”,而不在乎自己“学了多久”。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教学原理,情景剧表演让孩子们明白:假努力不是道德缺陷,而是大脑在困惑中自保的本能反应。真正的成长,是学会用更智慧的策略与自己学习的心理规律合作。
环节四:铸锚·锚定真方向
从“被时间推着走”到“为成长掌舵”——我们的“真努力”导航仪
活动1:真假努力行为自测
现在,请大家根据下面《努力行为观察量表》进行个人行动诊断,然后小组互评,相互提出改进建议。
测评标准:根据这10个内容,对照自己经常状态、而不是偶尔状态,每个观测点按照“根本不符合”“不好判断”“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5个等级,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和5分,汇总项目所得分。注意,只汇总同一细目下的积分,如只记录“真努力”下所有观测点积分,不记录“假努力”和“间歇式努力”积分。
凡总分在60分以上者,即为自己所在的层面;总积分在30分到59分的,是中间状态,需要改进低分项目。
温馨提示:假努力不是我们态度不好,而是我们方法有问题,测评是给我们改进方法和强化落实提供参考。
活动2.同桌扑克牌游戏·真假努力大博弈
把真假努力根据“行为”“现象”“结果”分类做成扑克牌,共计“预习”“听课”“作业”“错题”“背诵”“时间”“复习”“拓展”“锻炼”“自我监控”10个领域。每人10张扑克牌纸,同桌互相博弈。
博弈方法:
初级阶段玩法:拿假努力牌的同学任选一张牌先出,复述牌上内容,对方从自己牌中抽出相应真努力压制。压牌时需要复述真努力相应特征,以便互相加深了解。每次压牌机会只有一次,拿错算输,输的一方要将自己的卡牌送给对方。
高级阶段玩法:增添假努力成习惯并感染其它不良习惯,一般真努力不能解决了,需要更高层面牌面组合解决(首次班会课不建议使用,避免难度升级)。
牌面内容示例:预习扑克牌
(其它牌面内容在文章末尾)
小结:通过游戏,大家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深刻体会:你可以假装努力,但是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设计意图: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组织真假努力行为量表自测和扑克牌博弈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深化对真假努力的认知,强化其践行正确方法和策略的动机。
环节五:启航·驶向深水区
从“量变表演”到“质变突围”——我们的“真努力”作战地图
活动1.观看视频·探索真努力的导航系统
利用考试监控系统,在同学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不提示的背景下,抓拍班级真努力者日常学习的样子,播放给同学们看。以小组为单位,引导他们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梳理出真努力者行为特征(必要时请榜样人物分享经验)。
经验1.可量化里程碑:如将“学好数学”转化为“”每天攻克1个核心题型”。
经验2.动态校准:每周根据错题调整主攻方向,及时梳理总结经验。
小结:真努力者的大脑自带目标追踪仪表盘。
经验3.注意力银行:把黄金时段分配给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如数学证明)。
经验4.心流投资:在适合当前水平的英语阅读上持续投资,获得心流。
小结:真正努力者像精算师,让每分钟的认知投入产生复利收益。
经验5.严格自律:写作业之前先复习,写完后再预习,雷打不动的好习惯。
经验6.间隔复习:每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前面的知识,避免遗忘。
经验7.关注重点:每天针对薄弱学科额外多学习半个小时。
小结:每一次有效努力都在重塑大脑神经网络,如同不断优化算法的AI。
经验8.挫折重构:将考试失利解读为“哇,这是发现知识盲区机会!”
经验9.战胜拖延: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做,先做两分钟,就不怕了。
经验10.自我决定:每学习45分钟,给自己放松充电15分钟,保持能量。
小结:真努力的底层公式:战略聚焦 × 心流密度× 动机纯度 = 能力复利增长。
活动2.头脑风暴·我们的真努力行动策略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出每个小组践行真努力的行动策略。
参考假努力的破解公式:
走向真努力的四个技巧
① 认知解冻:承认“我正在用假努力保护自尊”(解除防御机制)
② 动机澄清:区分“我为谁/为什么而学”(建立自我决定)
③ 策略转换:用“五分钟启动法”突破初始阻力(降低行动门槛)
④ 反馈重构:建立“能力增长>他人评价”的评估体系(强化内在参照)
活动3.寻找真努力搭子
马克思在《给威·白拉克的一封信》中说:“一步实在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请以同桌为单位,我们组成“真努力搭子”。具体执行下面任务:
①约定真努力的行动改进策略。
②设定一周改进目标。
③拟定一个互相约定的誓词。
④搭子在誓词上签字,贴桌面提醒自己。
参考案例:我们约定,从现在起开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数据化学习目标,结果化学习任务,可视化学习行动,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21一天,打造一个全新的我。
设计意图:利用正向管理原则,用真努力的榜样示范、假努力的正面改进和同桌搭子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面思维,为践行真努力输入前行动力。
真正的努力,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也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摧残健康,更不是因为拖延症导致的最后一刻效率爆发,而是用科学管理系统将“认知资产”持续增值的过程。它来自于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即刻回报的事情,依然能保持十年如一日的专注。
这节课,我学到了:
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好时间管理,拒绝假努力,我会这样做:
【后续活动】
1. 每周用15分钟对照真假努力行动测评表自测,找出得分最低的问题项,提出并执行改进策略。
2. 开发时间银行:节省出时间管理法则第四象限时间,兑换特权(如累积2小时换1次换座位机会)。
3. 组建“要事优先联盟”:成员互相审核每日学习任务分类的合理性。
4. 数字化监控:统计各小组每个象限耗时,生成周度饼状图,小组比赛。
附:同桌扑克牌游戏牌面参考资料
(本文节选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书系《初中必上的48节班会课》2025年秋季出版)
上一篇:教资笔试常考点-素质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