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量学生在选择大学时,都会把地域当做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可能都更希望留在本地发展,所以导致本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很高。
外地的学生也非常向往大城市,希望能到大城市的学校读书,将来借助城市区位和学校平台,留在大城市立足。这也导致很多发达地区的高校分数线虚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留在发达地区读大学未必能让自己留在大城市工作,或者说是安家立业。如果自己报考大城市,性价比较低的大学,又没有985和211高校头衔,将来回到家乡就业,也会较为困难。
从2025年高考录取结果来看,以下四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确实已经偏高,性价比已经非常低,建议2026届学生在报考前,务必要想清楚。
一、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在第三方机构排行榜里面,通常都是在60名-70名之间,学校的师资和地理位置优势,使得深圳大学成为最耀眼的网红高校,这些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能比肩中等211。
广东省中高分数段的学生报考深圳大学可以理解,毕竟广东学生更多是留在本地工作,深圳大学在广东珠三角地区还是有较大影响力,但外省高分学生盲目报考,就要更加谨慎。
比如深圳大学2025年在山东普通一段分数线为599分,新闻学专业要606分,建筑学专业要601分。这样的成绩在山东省已经能考上211高校的优质专业。
学生和家长或许看重深圳的师资和地理位置优势,以为将来对就业的帮助很大。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深圳大学的冷门专业毕业同样难找工作,甚至在当地都会被当做“双非”处理。
如果学生将来没有办法在深圳立足,将来想要回到山东的企业找工作,没有985或者211高校的头衔,又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止步维艰。
二、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属于综合性高校,但学校主要优势集中在轻工和医学等两大领域。依托青岛的旅游城市名片,这些年青岛大学总体录取分数线都保持较高水平。
从2025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在山东省的投档线已经超过550分,生物技术专业都能招到555分的学生。在河北省物理类分数线为566分。
从青岛大学的学科实力和就业情况来看,录取分数线确实是虚高。比如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最好的成绩只有C+,相对来说只有医学比较好,工科专业并不占优势。
即使学生将来留在山东青岛就业,也并没有绝对优势,当地的企业招聘也会优先考虑985和211的高校。青岛大学的学生和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并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我们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就更应该考虑未来的专业选择,毕竟山东的普通本科高校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和优势,青岛大学同样如此。
三、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升级为浙江科技大学后,在省内外的录取分数线都有明显上涨。许多外地的学生都以为浙江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属于同一个档次,但实则差距极为明显。
依靠响亮的校名和杭州地理位置优势,浙江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实则已经有严重溢价,学校优质专业并不突出,包括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等使并非是学校的强项。
浙江科技大学在浙江省一段分数线已经达到568分,山东省普通本科一段录取526分(土木工程专业),河北省物理类为552分,广东省物理类为545分。
学校的整体录取分数线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里面的溢价主要是由于学校的名字,但是从学科评估结果、师资力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等情况分析,浙江科技大学都是不如同档次的学校。
浙江科技大学的主要优势专业是工业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等,但目前来说这些专业并不是最佳选择,比较高的成绩报考学校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热门专业,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四、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是福建省重点打造高校,将来确实有机会升级成为厦门理工大学。但目前来说,经过媒体的各方面宣传,学校已经严重透支将来升级大学的分数线。
依托厦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厦门理工学院这些年在省内外的分数线都暴涨。比如2025年在福建省物理类分数线达到533分,广东省物理类分数线更是达到今年的551分。
从学校发展历史来看,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为鹭江职业大学,该校创办于1981年,2004年才升级为普通本科高校,所以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并不强。
厦门理工学院的主要优势确实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但是在当地的整体就业率却并不是很高。
因为厦门是经济特区,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自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远不如泉州、福州等城市,所以毕业生更多需要到福建省其他城市就业。
以上4所高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保持较高水平,自身地域优势发挥重要作用。但各位学生或家长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对于这些高校的冷门专业必须要慎重选择。
2025年全国大量学生在选择大学时,都会把地域当做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