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云,兴智教育品牌大使,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员,当问及为何喜欢做老师,他回答道:
让我真正爱上做老师的,是一段与孩子相伴成长的珍贵经历,而这份热爱的内核,源于教育中涌动的爱与高峰体验。
曾经遇到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名字里有个“操”字,因与“曹”谐音,又加之个子高大,被小朋友们起了“草包”的外号。更让人揪心的是,他的语文成绩极差,写的作文几乎难以辨认。但我始终坚信,没有爱,就不该踏上讲台,教育者的职责,是用爱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那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作文题《怎样去月亮》。其他孩子还在构思时,这个孩子脱口而出:“我用撑杆跳,拿一根很长的竹竿撑过去!”这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想法让我眼前一亮。我在他潦草的稿纸上郑重写下“想法特别妙”,并给了他人生中第一个80分。
他拿着试卷飞奔回家,兴奋地告诉奶奶这个好消息。后来,他的奶奶特意找到我母亲,激动地夸赞我会教孩子。住在那条飘着油纸伞影子的悠长巷子里,这份认可像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理解。我继续鼓励他,告诉他“你其实很棒”,而母亲后来告诉我,那个学期他的成绩真的上去了。
这种让孩子获得成长、自己也收获满足的时刻,就是心理学中的“高峰体验”。那个孩子因80分感受到了自我价值,我因见证他的蜕变体会到教育的美妙,这种互动式的成就,如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高峰体验的核心是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顶端。当一个人的最高需求被满足,便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就像革命年代的共产党员,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即便没有物质回报,也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正是源于改变世界的自我实现感。
这份内驱力,同样存在于教育中。孩子们的自信、快乐,家长们的认可、信赖,都源于一次次高峰体验的积累。作为老师,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时刻——用欣赏代替挑剔,用鼓励点燃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我实现中找到成长的动力。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爱浇灌心灵的过程。当看到孩子眼中燃起自信的光芒,当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能点亮他人的人生,这种高峰体验便成了我坚守讲台的永恒动力。这,就是我爱上做老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