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十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提出绩效工资分配将向班主任、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教师、从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倾斜。这一政策迅速在教育圈引发热议,许多老师直呼:“终于等到这一天!”
这份文件内容丰富,涵盖了师德建设、教师培养、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
师德成为“硬指标”: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被直接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并成为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聘等的首要要求。对师德违规实行“零容忍”,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
提升学历层次:未来将压缩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培养规模,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规模,推进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提高高校教师博士学位比例。
补齐紧缺学科教师:明确规定各地每年补充的中小学思想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原则上不低于当地补充数量的30%。
新规中最具温度的内容,是绩效工资分配向三类教师倾斜的具体措施:
班主任——被称为“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最繁重的工作。从班级管理到学生关怀,从家校沟通到活动组织,他们的付出远超课堂之外。
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教师——那些长期扎根讲台,教学成果显著,真正影响学生成长的教师们。新规认可了他们的专业价值和贡献。
从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特教工作者需要更多专业能力和耐心,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却常被忽视,这次新政给予了特别关注。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奠基人。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的工作强度与待遇不匹配问题突出:
班主任补贴微薄,与付出不成正比;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大,但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特教教师专业要求高,却缺乏相应认可。
福建此次新规,不仅是对这三类教师物质上的激励,更是价值上的肯定,传递出“尊师重教”的明确信号。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留言:
“班主任工作真的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责任重大,应该提高待遇!”
“终于看到特教老师被关注了!他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持和物质保障。”
“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就应该获得更多回报,这样才能激励更多老师专心教学。”
“希望这不是口号,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辛苦的老师身上!”
“建议全国推广!教师是国家的未来,值得更好的待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福建此次新规,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痛点,不仅提出了绩效分配的具体方向,还从师德建设、教师培养、教师配备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展现了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
希望这一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见效,让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获得应有的回报,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本文根据《福建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编写,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人关注教师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