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找工作难哭了?好多同学跟我喊:“除了考公编,根本没别的路!” 但我要泼盆冷水 ——别被 “考公热” 坑了! 看似稳妥的选择,其实藏着能让你后悔好几年的陷阱,今天就把最实在的话讲透,尤其应届生必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现在考编、国考、市考的竞争,说出来能吓退一半人!随便一个岗位都是几十人抢,热门岗更是上百人争一个名额 —— 我前阵子看某省税务局岗位,报录比都飙到 300:1 了,比高考考重点大学还难。更坑的是,考场里全是 “备考老油条”,人家复习三五年,题刷得比你书都厚,错题本攒了好几本,连考试时哪类题该先做都摸得门清,心态稳得像定海神针。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咱应届生刚出校园,平时忙着写论文、答辩,刷题没经验,连行测的答题节奏都摸不准,申论写的文章还带着学生气,跟这些 “老手” 比,纯属 “新手村撞大佬”,一点优势都没有。反而一本以上的同学,抓住校招冲正规企业,成功率比考公高太多!企业校招本来就倾向招应届生,还会专门培训,不用跟工作几年的人抢岗位。要知道,考公只要政审过、没超龄,25 岁能考,30 岁也能考;可应届校招,这辈子就一次机会,扔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多可惜啊!
毕业头两三年的工作,简直是人生的 “地基”!这时候积累的经验、人脉,能影响往后十年的职业路。要是一毕业就扎进考公堆里,天天在家啃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概率头一两年考不上 —— 毕竟那么多 “老考生” 盯着呢。万一考了好几年还没上岸,麻烦就大了:年龄奔三,简历上除了 “备考” 俩字啥都没有,HR 一看就皱眉头,觉得你脱离社会太久,连基础的办公软件可能都用不熟,只能越混越被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身边朋友都聪明:先去银行、券商或大厂干两三年,有人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有人在券商做分析,干到第二年就月薪过万了,攒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存款。之后想求安稳了,再辞职回头考公 ——手里有钱,复习才不慌,不用靠爸妈接济,能报好的培训班,还能安心刷题,心态稳了,反而更容易考上。总比没存款还硬扛,天天焦虑 “考不上怎么办”,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强吧?
别再被 “公务员轻松又稳定” 骗了!我认识财政部、市监局的朋友,现在天天加班到晚上九十点,赶上政策落地、专项检查的时候,周末都得去单位,累得跟狗一样,朋友圈都没时间发。可工资呢?北京部委的科员,每个月到手就五千多,扣完房租、吃饭,根本剩不下钱,想买个好点的手机都得犹豫半天,跟企业里刚毕业就拿八千、一万的应届生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而且体制内的规矩多到让人窒息:写材料得按固定格式,说话得注意分寸,连穿衣服都不能太张扬,更别说有什么个性想法了 —— 你想改进工作流程,可能还会被说 “不安分”。平时想跟朋友出去旅个游,得提前报备;想买奢侈品,还得担心别人说闲话,连享乐、消费的欲望都得收敛着。你得先问自己:真的愿意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吗?能接受被规矩绑住手脚吗? 安稳是真的,但自由没了,发展空间也窄了,这笔账得算清楚!
毕业季别跟着别人瞎起哄考公,先抓住校招去企业闯一闯,哪怕从基层做起,也能学到真本事,攒点经验和存款。等你摸清自己想要什么,再决定要不要考公,这才是最稳妥的路。毕竟,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 有人就喜欢企业的快节奏,有人就想要体制内的安稳,关键是别盲目跟风,你觉得呢?
下一篇:父母的误解,让青少年陷入绝望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