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校,25考研一志愿无人上线。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在矿业领域声名卓著的高校,其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向来是学术研究的重镇。
然而在2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地质学等专业一志愿复试人数都为0。
(2)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的经济学院在国内经济学科领域有着一定的地位,然而其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专业却在一志愿招生中遭遇了冷门,均无合格考生。
(3) 中南民族大学
法学院多数专业,如法学理论、刑法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拟复试一志愿人数都为0.
(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法学)专业拟招生24人,一志愿却0人上线。
(5)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方向,拟招生14人,调剂缺额14人,说明一志愿无人上线。
0人进复试,似乎是“捡漏”的好机会,但一定要仔细分析原因,小心其中的潜在陷阱!
1、专业冷门导致报考人数不足
有些专业,实话实说,就是比较冷门。
开设院校少、招生需求少、报考人数少,研究方向独特、就业面窄,就算是个名校,也很难吸引太多考生,自然容易出现0人进复试的现象。
如果是这种情况,对于只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同学,是可以考虑。
2、 院校不保护一志愿
部分院校通过压低一志愿考生专业课分数,使其无法达到国家线或校线,从而为调剂预留名额,这就得慎重了。
那怎么判断一个学校有没有这种“骚操作”呢?其实很简单,看往年录取名单就知道了。
✅如果拟录取名单上考生编号的前5位都差不多,那这个专业基本就是从一志愿录取的,比较公平。
✅如果编号前5位乱七八糟,各种数字都有,那就要小心了,这个专业可能有很多调剂生。
3、考试科目变更或难度较大
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信息)因数学和专业课难度大,考生总分易低于国家线。比如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因改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首次出现零人复试。
4、招生名额过少
部分专业招生计划仅为个位数,且推免生占比高,统考名额稀缺。比如厦门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仅招1人,考生因风险过高而放弃报考。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因上线生源不足,直接取消招生计划。
考试难度大导致过线率低,招生名额少则放大了报考风险,两者共同作用使一志愿上线人数归零。
所以,大家在报考时,最好综合考虑自身兴趣、专业前景、学校实力和复试难度等因素,尽量选择1-2个考试科目相似的院校做备选。
然后,猛猛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