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论道:经验集成
案例教学是激活高校思政课活力的重要方式,增强思政课课程吸引力与教学针对性应系统把握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发展经验。
厚植教育三大属性,把控案例教学的应用全程。立足教育的政治属性,明确案例教学的政治站位,围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知行合一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立足教育的人民属性,坚持从案例构建与教学操作双端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立足教育的战略属性,系统优化案例教学工作,从战略全局谋划和发展出发,完善案例内容创作与资源库建设。
聚焦服务教学目标,统一案例教学的各个要素。思政课案例教学目标涉及知识层、价值观、能力水平等多个纬度,必须确保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能够契合教学目标,维护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案例构建与实践探究相融合,专业协同与能力提升相契合,切实增强了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优化组合教学方法,革新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为增强案例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应当从多方着手:一方面增强案例教学的互动性,利用数字化工具或平台,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短”为镜:问题审视
当前,思政课案例教学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思考逻辑存在弱化倾向、案例资源库建设缓慢。主观层面上,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简单地提出案例热点,而未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思考案例背后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形成系统的思维能力;客观层面上,案例资源库建设迟缓,区域和高校间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后,虽涌现多个资源库,但目前尚无高质量、多形式的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另一方面,案例资源投入呈现区域差异,东部高校投入多、中西部及民办高校投入相对薄弱。
二是核心问题与社会论调的回应不足。案例教学中,部分教师可能未能充分直面案例背后的核心问题和困惑。分析不同行业领域的案例话题时,要么浅尝辄止,要么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从案例中提炼深度启示或上升到理论高度,导致教学难以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三是对学生需求的关注不足。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需求以及社会热点之间的联系可能不够紧密,进而导致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和参与度较低,难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启发。同时,案例教学的评估机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认同等过程性因素的考察。
四是案例完整性与前瞻性的缺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实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将案例教学简单等同于举例式教学,仅仅将案例视作证明理论正确的工具,限制学生提出问题并深入讨论问题的空间。还有些教师为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走向“只管有意思、不管有意义”的极端,忽视了思政课的本质。
以“理”服人:贯通未来进路
为提升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效性,需从师资赋能、资源建设与评估体系构建等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与综合能力。
强化思政课案例教学师资培训与赋能。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各高校将思政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提升纳入常规培训计划;搭建平台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师资的跨界交流与合作,促进思政案例的主题和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或高校层面应出台有效的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宣传思政课精品案例教学示范课。同时,应加强政府与院校,以及院校之间的合作。
构建“主题多元-标准完善-开发者高水平-案例库高质量”四位一体的思政课案例资源保障体系。首先,教育部门应组织高校与社会机构深入挖掘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贴近学生需求的主题,以此丰富思政课案例内容;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为案例编写提供坚实保障。其次,依据思政课案例的关键特征、不同高校学生群体的特点以及思政课核心的教学目标,积极完善思政课教学案例的开发标准,与领先机构合作赋能更多思政课案例开发者,助力其提升案例开发技能。最后,加大投入支持,构建高质量思政课案例资源库。在此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关注并缩小区域及高校间差距。
构建“多维评估-多元协同-动态优化”的思政课案例教学评估体系。全面设置并严格执行包含“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认同”的多维质量评估体系——结合实践类课程时还应考核实践转化能力。其次,完善多元协同评价机制,推行“教师重点评价理论运用,学生自评反思成长,小组互评协作表现,社会机构评价实践转化”的多方参与机制;鼓励高校与案例相关企业、社区组织合作,邀请校外专家、行业从业人员从实践应用、社会需求等角度开展评价。最后,逐步建立动态优化长效机制,搭建思政课案例教学评估信息化平台,要求高校建立案例更新与评估常态化制度,推行“评估-改进-再评估”闭环管理,依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案例教学。
(作者单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任政 | 从“五个承载中心”理解城市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