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核心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 “可玩、可感、可用” 的生活体验—— 符合低年级孩子 “以具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和互动” 的认知特点,避免机械刷题,让孩子在轻松场景中感知 “数学有用、数学好玩”。以下是 6 个具体可落地的方法:
一、用 “生活场景” 代替 “课本例题”,让数学 “有用”
一年级孩子对 “抽象数字” 不敏感,但对 “吃的、玩的、日常做的事” 很熟悉。把数学融入生活,孩子会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身边!”
- 购物中的数学:带孩子去超市时,让他帮忙 “算价格”“数数量”—— 比如 “妈妈买 3 个苹果,你再拿 2 个,一共几个?”“这瓶牛奶 5 元,你有 10 元,能买几瓶?找多少钱?”(用 1 元、5 角的零钱让孩子实际操作,比课本上的 “人民币换算” 更直观)。
- 家务中的数学:分碗筷时问 “我们家 3 个人,每人 1 个碗、2 根筷子,一共要拿几个碗、几根筷子?”;整理玩具时说 “把你的积木按颜色分,红色有几块?蓝色比红色多几块?”
- 时间中的数学:看动画片前让孩子认钟表 “现在是 4 点半,动画片 5 点开始,还要等多久?”;上学路上数 “我们要经过 3 个红绿灯,刚才过了 1 个,还有几个?”
这些场景不用刻意 “教”,而是在做事中自然提问,让孩子觉得 “数学能帮我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关注。
二、用 “游戏互动” 代替 “枯燥练习”,让数学 “好玩”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约 15-20 分钟),游戏是最能吸引他们的方式。把数学知识设计成 “闯关游戏”“竞赛游戏”,孩子会在 “玩” 中不知不觉练会知识点:
- 口算类游戏:
- 「数字接龙」:家长说 “7”,孩子接 “7 可以分成 3 和 4”“7 加 2 等于 9”;或玩 “凑 10 游戏”—— 家长举卡片 “6”,孩子快速说 “4”(因为 6+4=10),可以比谁反应快。
- 「扑克牌算一算」:用 1-10 的扑克牌,每人抽 2 张,比谁先算出 “加法得数” 或 “减法得数”(如抽到 3 和 5,算 3+5=8 或 5-3=2),赢的人得卡片,最后卡片多的获胜。
- 图形类游戏:
- 「积木拼图形」:用乐高或磁力片,让孩子拼 “长方形”“三角形”,再挑战 “用 2 个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 3 个长方形拼一个大长方形”,拼完后让他说说 “用了什么图形、有几个”。
- 「找图形大作战」:在家中 “寻宝”——“找 3 个圆形的东西(如盘子、钟表)”“找 2 个长方体的东西(如书本、盒子)”,找到后分类摆好,数清楚数量。
- 推理类游戏:
- 「找规律填数」:用积木或小石子摆 “2、4、6、( )、10” 的序列,让孩子观察 “每次多 2”,再接着摆;或画 “△○△○( )”,让孩子填下一个图形。
游戏不用复杂,重点是 “有互动、有反馈”—— 赢了给个小贴纸,错了一起找原因,孩子会觉得 “学数学像玩一样开心”。
三、用 “直观工具” 代替 “抽象讲解”,让数学 “好懂”
一年级孩子还没形成 “抽象思维”,比如讲 “10 以内加减法”,光说 “3+2=5” 他可能记不住,但用实物演示,他马上就懂:
- 常用工具推荐:
- 「小棒 / 棉签」:算 “5-3” 时,摆 5 根小棒,拿走 3 根,剩下 2 根,孩子能直观看到 “减法是去掉”;算 “20 以内进位加法”(如 9+4)时,用 “凑十法”—— 把 4 分成 1 和 3,9+1=10,再 + 3=13,小棒摆出来一目了然。
- 「计数器」:认识 “数位”(个位、十位)时,在计数器个位拨 5 颗珠子,说 “这是 5 个一,就是 5”;十位拨 1 颗、个位拨 3 颗,说 “这是 1 个十和 3 个一,就是 13”,帮孩子理解 “100 以内数的组成”。
- 「钟表模型」:认 “整时、半时” 时,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观察 “分针指向 12 是整时,指向 6 是半时”,比看课本图片更生动。
- 注意:工具用完后,要引导孩子 “从实物过渡到数字”—— 比如摆完小棒 “3+2=5”,再让他说 “3 和 2 合起来是 5”,慢慢建立 “实物” 和 “数字” 的联系。
四、用 “正向鼓励” 代替 “纠错批评”,让孩子 “敢学”
一年级孩子对 “对错” 很敏感,若算错了就批评 “这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