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董芳芳
8月27日,有网友发帖投诉部分学校官方账号直播军训时“怼脸拍摄”学生,并呼吁抵制该行为。28日,有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一搜,发现不少民办学校正在直播军训,镜头里全是刚入学的未成年学生,脸看的清清楚楚,一点模糊处理都没有。直播间里,校方老师还应网友要求,找对应班级方阵,大声叫学生名字。
这事儿荒诞在哪?首先是不尊重人。孩子再小也是人,不是风景区的猴子。大热天军训,孩子们累得东倒西歪、满头是汗,突然一个镜头怼到脸上,全网直播。招呼不打一声,隐私不打一点码,弹幕里嘻嘻哈哈评头论足,直播者还跟着弹幕起哄点名喊人。这哪是校园直播?分明是马戏团直播驯兽。
学校军训直播截图
学校嘴硬,说“企业认证号平台没管就是能播”。这种辩解在法律和伦理层面都站不住脚,暴露了一种极其消极且不负责任的“底线思维”。
平台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其社区规定是管理内容的“最低标准”,而非“充分且正确”的行为指南。学校作为一所教育机构,绝不能仅仅以“不违规”为标尺,而应以“是否正当、是否善意、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为更高准则。将决策权完全外包给平台算法,是自身责任的失守。
再说了,学校账号确实“能够”发起直播,但这绝不意味着校方“有权”或“应当”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直播学生肖像。更别说参加军训的有不少还是未成年人。以“平台没管”来搪塞对法律责任的漠视,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诡辩,是拿《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当草纸用了。
学校为啥这么干?有些学校可能觉得,直播军训能展示学校的教学成果,还能吸引流量。但他们忽略了军训绝非一场简单的“集体游戏”,它是培养学生纪律观念、集体意识和吃苦精神的一场严肃的教学活动,其核心在于淬炼品格,而非娱乐大众。
直播军训这一举动,反映了学校对教育主体责任的漠视和对未成年人权益的轻视。本质上是对教育意义的消解和亵渎,使其沦为低俗的流量噱头。希望学校能重视这件事,别再把学生当工具人,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感受,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