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稳就业,高校毕业生是重点。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帮助他们拓展就业渠道。
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025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专场招聘活动正在进行中,招聘人数超过1.7万人。
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部署高校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过渡缓冲期。小潘是江西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主动帮她争取了校内管理助理的岗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 小潘:协助整理档案、协调师生事务,不仅有工资,还提供免费住宿。
教育部门还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做好兜底安置。支持未就业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持续调度高校加快招录。
“清单式”帮扶 离校就业服务不断线
2025届高校毕业生虽然已经离校,但接续服务并未断线。近一段时间,各地各高校还加强了“清单式”帮扶,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在安徽大学,由22名辅导员、企业校招顾问等组成的专家团队,随时为有求职困惑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学校还主动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开展了“送生入职”服务,根据毕业生情况,点对点投递简历,并对后续面试、入职进行全流程跟进回访。
安徽大学2025届毕业生 崔爱茹:我当时已经毕业回家了,给老师发了简历,他帮我转交给企业,面试过之后,我顺利入职了。
安徽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王超:帮助了720余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成功就业,我们是把服务一直持续地做下去。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则依托自主研发的“金色年华”智慧平台,为每个学生生成了清晰的就业画像,再由学校就业创业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三导师”团队,为学生开展定制化辅导,进行全方位助力。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就业创业导师 郭明达:平台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的求职意向、性格测试这些信息给收集过来进行分析。目前,还剩十几位同学未就业,我们也在积极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