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欣静 通讯员 易小青
今年7月至8月,工商联(商会)以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龙华校区(以下简称“曼校”)为服务样本,通过两个月持续性的精准对接与资源整合,探索出一条“需求导向、创新驱动、生态共建”的服务新路径。
从“走访调研”到“需求解码”
构建服务企业的闭环机制
7月3日,大浪街道工商联(商会)深入曼校,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梳理学校在国际化教育推广、本土文化融合、社会资源对接等方面的核心诉求。调研发现,作为拥有190年历史的英国顶级私校曼彻斯通城堡学校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分校,曼校在深耕国际化教育的同时,亟需搭建与本土社区、企业、家庭的互动平台,以实现教育生态的多元化发展。
工商联(商会)随即启动“需求响应机制”,联合青委会、女企会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制定“月度推进清单”,将学校需求拆解为“品牌传播”“文化融合”“公益赋能”三大模块,并匹配对应资源库。这种“调研-解码-响应-反馈”的闭环模式,实现了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打造资源共享的赋能平台
基于曼校需求特性,工商联(商会)创新设计“活动+项目+入会”的组合服务方案:7月18日,工商联(商会)第二期关爱“小候鸟”活动在曼校举办结营仪式。通过公益研学形式,为“小候鸟”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同时增强学校与本地企业的互动联结;8月14日,协助街道为曼校策划“文化艺术之旅”专题活动,组织曼校教师群体参观大浪文化场馆,以艺术为媒推动中西文明互鉴;8月18日,曼校正式加入工商联(商会)大家庭,为其接入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对接等全方位资源。
这一系列行动彰显了工商联(商会)“平台思维”的升级:通过活动聚合流量、通过项目沉淀资源、通过组织吸纳形成长效机制。数据显示,两个月内曼校品牌曝光量提升300%,凭借特色文化活动与国际化教育品牌影响力,其小学部校长成为大浪街道十大“文旅推荐官”之一。进一步拓展了区域文化传播半径,品牌声量转化为文旅资源吸引力,教育合作催生产业协同效应,形成了“文化赋能发展、发展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
从“服务企业”到“价值共生”
探索营商环境优化的深层逻辑
曼校案例揭示了工商联(商会)服务的三层价值维度:基础层是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保姆式服务”;增值层是创造跨界合作机遇的“平台式赋能”;战略层则是构建产业生态的“生态式共生”。当工商联(商会)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不仅助力企业提升社会价值,更通过优化人才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间接服务于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
未来,工商联(商会)将继续以“店小二”的姿态、“合伙人”的思维、“战略家”的格局,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