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重庆两江新区中小学生返校开学,开启该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强国有我逐梦启航》。全区家长在线上同步观看、同上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分为“成长小我”“遇见大我”“强国有我”三大篇章,采用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创新学习方式,引领青少年跳出“小我”思维,铸就“大我”精神。
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重庆两江新区在开学第一课中巧妙融入该区的科技、智慧、创新优势,让思政教育焕发新生。
在“成长小我”篇章中,课程以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的励志故事为引子,激发学生思考成长路上的挑战与收获。学生们分享个人经历,交流如何面对困境、突破自我。
开学第一课现场。主办方供图
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的彭瑜老师寄语学生们:“成长路上的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追光的勇气!”
进入“遇见大我”篇章,“感动中国人物”、清华博士庞众望的逆袭故事和“感动两江人物”莫庭用画笔铸就生命的奇迹成为焦点。
有听力障碍的莫庭凭借惊人毅力创作出电影《火凤重天》,传递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虽然我听不见声音,但我可以用心灵感受世界的美好!”莫庭在现场向同学们分享时坚定地说道。
莫庭在现场作交流分享。主办方供图
与此同时,学生们还与爱国企业家张本焱共同探讨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张本焱在耄耋之年仍书写着“中国心”的不凡,他鼓励学子:“希望你们把个人志向融入民族复兴征程,青春的奋斗必将与时代同频共振!”
张本焱与同学们分享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主办方供图
不止这些身边榜样,袁隆平、钱学森等科学巨匠的精神丰碑,既厚植学子家国情怀,更激励学子以“强国有我”的担当接力奋斗,让信仰之光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强国有我”篇章中,学生们来到明月湖,触摸重庆两江新区的前沿科技,点燃创新引擎。从爱国教育到生涯规划,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求;用脚步丈量理想,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课程尾声,全体学生齐声发出“强国有我,挺膺担当创未来”的时代强音。
上完开学第一课后,两江育才中学高一学生王奕岑说:“美好生活绝非凭空而来,新学期,我要将劳动与奋斗化作行动。”
重庆两江新区鸳鸯小学校的蔡沁沄老师深受启发:“语文课堂也需要传递劳动的精神内核。”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局长杜术林表示,身边人讲身边事,是最鲜活的思想道德教育。希望通过“大思政课”,进一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未来,重庆两江新区将持续以数智技术重构教育生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开学第一课由重庆两江新区宣传部、教育工委、关工委主办,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承办。(张源、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