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丰厚滋养
创始人
2025-09-03 00:02:32
0

□ 李 宁

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内涵底蕴与鲜明的价值导向,能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丰厚滋养,而课程思政教学,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效渠道。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内容融入:树立文化育人理念,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渗透作用,“内容融入”是根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核心在于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价值契合点、思想共鸣点和逻辑贯通点,以此实现有机融合而非生硬拼接,解决“融什么”的首要问题。

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进行显性融入。高校思政课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其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共通性。因此,鉴于思政课程的特殊地位与学科属性,高校应进一步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其中的占比,以优化思政教学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可结合理论阐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在讲解“生态文明建设”时,融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生态智慧,也可设专门的章节,系统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专门一节进行讲授,以便提高学生重视程度等。由此,通过思政课程,高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以专业课程为主战场进行隐性融入。这是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关键部分,也是难点所在。高校应依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立足专业视角挖掘并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在融合教学中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例如,在建筑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可引入赵州桥、故宫等中国古代建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其中的专业智慧,更要以人文视野观照科技发展,引导学生看到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奠定职业道德成长基础。由此,能够形成既具有专业特色、又富含文化底蕴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文化、教学时时在育人”的协同效应。

方法融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需重视“方法融入”,这是将“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达到内化于心教学效果的关键桥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才能避免传统文化成为“额外负担”“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创新教学方法,使第一课堂“活”起来。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有效承载课程思政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教师应从文化育人角度出发,创新融入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深度体验”和“主动探究”。把握教学内容,精选传统文化案例。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专业知识的“脚手架”,教师需以极高的文化素养与思政敏锐力,精心挑选相关传统文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例如,音乐专业教师在教授《黄河大合唱》等革命作品时不能局限于音符本身,还要通过红色文化、历史史实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表达的革命精神,从而达到对作品更高层次的理解并在专业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数字赋能,构建文化教育情境。专业课教师可筛选专业知识体系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的部分,再通过虚拟现实、三维立体成像、数字博物馆等技术进行立体展示,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多感官的学习场景,丰富其学习体验。例如,在文博专业中利用3D建模技术,让学生虚拟修复一件青铜器,使学生在近距离感知了解其纹饰、工艺、寓意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明确专业价值与自身使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项目式教学。为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师可在专业课教学中尝试开展项目式教学,即让学生围绕一个源自传统文化且与学科专业有关的真实问题开展学习探究。如在新闻专业中,要求学生围绕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纪录片、新媒体推广方案等,使其在自主探索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

开展第二课堂,使文化氛围“浓”起来。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开展实践性文化活动的载体,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激发文化情感共鸣具有重要作用。与专业实习深度融合,在真实场景中践行文化精神。以地理专业为例,通过组织学生走进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之一——茅台渡口,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四渡赤水的历史智慧与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设计主题化校园活动,营造全方位文化浸润生态。校园文化活动是参与度最广、形式最灵活的第二课堂,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其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延伸,实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例如,高校可组织以“家风”为主题的校园展览活动,鼓励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进行资料收集与成果展示,如文学专业学生可探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家风元素,并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社会学专业学生可深入社会调研,展现传统优秀家风的当代传承效果等,由此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感、促进跨学科学习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内容上的精准融入,能使课程思政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通过在方法上的创新融入,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感及情感共鸣。展望未来,这项融合实践依然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持续探索,进一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从而在教学要素全方位改革升级中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学院)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纸质车票退出历史舞台,老年人如... “10月1日起将不再提供纸质火车票”这一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发问:以前纸质票上有乘车信息...
吉利又盯着比亚迪来了?吉利银河... 吉利又一个盯着比亚迪的车型来了,它就是马上就要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6,那这台车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买呢...
讲演怎么用安卓系统打开,1. ... 你有没有想过,在安卓系统上打开讲演文件竟然也能这么简单?没错,今天就来给你详细介绍如何让你的安卓设备...
井研公安“警”紧相随,全力以“... 暑假的欢乐意犹未尽 开学的号角已经吹响 宁静的校园 即将重新充满欢声笑语 为确保广大师生平安...
显示器自带系统安卓,显示器自带... 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曾想过,家里的显示器竟然也能装上安卓系统?没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神...
月亮怎么调参数安卓系统,解锁安... 月亮怎么调参数?安卓系统中的神秘之旅夜幕降临,皎洁的月亮挂在天际,仿佛是宇宙间最温柔的注视。而在我们...
苹果手机写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新... 你有没有想过,苹果手机竟然能装上安卓系统?这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现实中的确有人做到了!今...
安卓系统怎么能装上xp系统,安... 你有没有想过,把那个经典的Windows XP系统搬到你的安卓手机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