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北岸的潘集区高皇中心学校,每到课后服务时间,总能看见一群学生手握航模在操场上奔跑测试。站在他们中间的,是该校航模辅导员段述锋。七年来,他带领一批又一批学生触摸科技、放飞梦想,从找不到队牌的“边缘队伍”,成长为屡获省级大奖的全场“C位”。
缘起:童年种下航模梦
“我至今记得,电视上两架航模飞机在湛蓝苍穹中追逐,机翼折射出钻石般的碎芒,拖着长长的尾烟在云端画出彩虹的弧度。”38年前,7岁的段述锋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航模表演,飞机构成的彩虹弧线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个梦想被他默默珍藏了31年。
2018年,转机来临。段述锋带着儿子参加安徽省青少年航模比赛,儿子一举夺冠。更让他惊喜的是,校长孙小宝主动找到他,坦言自己也有一个航模梦,并鼓励他在校内开展航模辅导。2019年,高皇中心学校航模科技活动正式启动,段述锋成为学校首位航模辅导员。
突破:从“无名之队”到全场“C位”
2019年7月,段述锋首次带领11名学生参加省级航模比赛。开幕式上,因第一次参赛,队伍规模小,他们的队牌被遗漏,学生们只能默默站在角落。
看着一脸沮丧的学生,段述锋将他们聚在一起,拿出了平时训练的成绩,指着上届的比赛成绩说:“我们不用队牌说话,用成绩说话。只要正常发挥,我们稳拿冠军!”
第二天比赛中,学生们气势高昂,认真、迅速地组装制作器材,沉着发挥。最终,11名学生都获得了一等奖,其中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一枚,团体荣获小学组第四名的好成绩。闭幕式上,赛方补做了队牌,他们被邀请站上会场中央。那一刻,学生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段述锋也不禁热泪盈眶:“能把家乡的孩子从黄土地、从淮河边,带到这样的赛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2019年至2022年,所有赛事暂停,但该校的航模活动从未中断。段述锋一边带着学生们用塑料袋做降落伞、用矿泉水瓶发射气火箭,一边为他们讲述飞机的飞行原理、降落伞的空气阻力现象。2021年,该校成功举办“红心向党 匠心育人”红色主题航模竞赛,获“全国优秀组织奖”,段述锋也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
升华:让科技之光点亮乡村未来
2024年7月,段述锋再次带队出征省赛。仅有6名队员的队伍再度脱颖而出,斩获冠军、季军及团体第六名。在他的推动下,学校成功申报市级科技课题,举办校园科技节,并入选首批“安徽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荣誉背后,是师生共同的汗水。“每次赛前训练都在暑期室外高温环境下,一场训练下来,学生们全都满头大汗、小脸通红。”他自费为他们买雪糕、矿泉水。有人曾问段述锋:“义务带队,还贴钱,图什么?”他说:“有一群优秀的孩子为了科技梦,和我一起玩、一起练,这种师生共同圆梦的快乐,千金不换。”
校长孙小宝评价:“段老师的心里有教育的大爱与小爱,眼中有教育的未来。”而段述锋自己却说:“我只是幸运地搭上了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航班。”
如今,他依然奔忙于淮河岸边的校园中,用一个又一个航模,托起乡村孩子触摸蓝天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