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文 | 咚咚锵
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学,新一届大学生们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与中学阶段相比,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有了充足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这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
年轻人都喜欢自由,不喜欢“爹味”和保姆式管理。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自由过火把持不住有可能“惹火烧身”:或学业跟不上一路挂科最后拿不到大学毕业证书,或者磕磕绊绊毕业走出校园一脸茫然,不知道大学几年学了些什么,大学毕业后能干些什么。
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有很多中学时期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到大学里大变样。曾经有一位天才少年张满意,14岁因为学业优异被南开大学免试录取。进入大学后,他依仗自己聪明,沉溺于电子游戏和小说中,多门学科考试不及格,大二结束被学校退学。张满意回家复读半年再次以高分考入南开大学。谁知“旧病”重犯,因再次痴迷于小说和游戏而耽误学业,最后第二次被学校劝退。
像张满意这样有“传奇性”的学生很少,但因为缺少自我控制力和规划能力而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的绝非个例。这两种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最怕的。
在大学校园里经常见到这样的图景:清晨的课堂,睡眼惺忪的学生踩着铃声而入,有的干脆翘课睡大觉;深夜的宿舍,有人沉醉在电脑游戏中不能自拔,挑灯夜战;在图书馆,有人刷手机两小时而书本始终停留在同一页……
缺乏自控力,个人发展让位于当下短期快乐;缺少规划,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应对。这两种能力的缺失导致知识掌握流于表面,难以构建系统化的专业能力,没有社会竞争力,在个人发展上,宝贵的大学时光被虚度,机会窗口悄然关闭。
自控力和规划双重缺失的成因多元而复杂,中学阶段高度结构化的管理与大学的自由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注意力经济掠夺年轻人的专注力,各种网络平台精心设计的“圈套”令人容易上瘾。同时我们的教育体系忽视对学生自主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自控能力和规划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可以通过持续实践和反思获得的技艺,就像可以通过锻炼增长肌肉一样。个人可以通过微习惯学习、时间分块、环境设计等方法逐步提升。
高校在保障学生充分自由度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形成个人职业规划。家长也不要因为鞭长莫及而放弃对孩子学业的关心。
大学是人生中最充满可能性的阶段,自由与责任、机遇与挑战在这里激烈碰撞。享受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又要面对随之而来的自我管理难题,在矛盾中成长是年轻人成长必经之路。
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时代,大学生最大的自由不是能够做任何想做的事,而是有能力坚持做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唯有学会自我控制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才能过得充实精彩,为自己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欢迎投稿
上一篇:开学为什么总是在九月?
下一篇:欣欣向荣新起点童心飞扬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