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校越好、开学越早”,从8月下旬到9月份,不少高校都陆续开学了,福耀科技大学也不例外,这所由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投资创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今年是第一年招生,但数据却是格外的漂亮。
不仅吸引了不少600多分的高分学子,甚至录取结果比一般的985大学还要出彩,有本校学生在网上晒出了福耀科技大学的开学“第一节课”,照片和视频随之走红,却意外刺痛了不少名校毕业生——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算是白读了。
校长王树国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讲老师,直截了当地向同学们阐明了福耀科技大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我们不是培养"学生",而是打造企业能够直接使用的"成品"人才。这种直指就业的培养模式,在当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实属罕见,颠覆了许多人对高等教育的传统认知。
而这种教育理念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在课程上的设置和安排。学校将企业未来四年的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直接转化为当下的教学大纲。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指向明确的职位需求,形成了从入学到就业的闭环。
学生在入学伊始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四年后的职业方向和岗位需求,这种透明度在传统大学中极为罕见。值得一提的是,福耀科大的实践教学占比达到50%以上,远高于传统大学。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操训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校甚至设置了"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这种培养方式让学生在毕业时就已具备了上岗所需的全部能力。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福耀科大也别具一格。学校聘请了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发展保持同步。
这些"双师型"教师将企业实际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案例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避免了传统高校教师"脱离实际"的常见问题。
网上有名校毕业生在福耀科大的第一课后,都忍不住感慨:自己的大学四年仿佛白读了,更有人直言:“看完福耀科大的课程安排,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花了四年时间学习的很多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几乎用不上。刚入职时,我还得重新学习各种基本技能。”
而这种感受,也是很多毕业生最真实的写照,即便是名校,也摆脱不了知识浮于概念的教育模式,四年里的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是基于学科逻辑而非职业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大量基础学科知识,如高等数学、理论物理等,这些内容虽然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与具体工作岗位的关联度不高。相比之下,福耀科大的课程直接对接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实践教学比例上,传统名校通常较低,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课堂学习和理论研究。即使有实验课程,也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较少涉及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复杂问题。福耀科大则将实践教学放在核心位置,学生有充分机会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许多选择福耀科技大学的高分考生,恰恰是看重了这点“实用主义”,才选择了这所首次招生的民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如今的局面,也给名校敲响了警钟——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