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南京一中军训现场。
一个高一新生突然冲上台,给学工处主任扇了一耳光,就这么简单粗暴。
消息传出来,网上各种声音都有,骂学生的,夸学生的,反正是炸开了锅。我第一眼看到这新闻的时候,说不震惊是假的,从小到大谁没被教育过要尊敬老师,动手打人这事,怎么看都不对。
但是仔细一想,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
那天挺热的,学生们站在太阳底下听讲话,一站就是45分钟,期间有三个学生中暑晕倒了。台上那位主任看到了,擦擦汗,继续讲,什么纪律啊内务啊坚持啊,翻来覆去就那些话。
45分钟。
我琢磨着,真有那么多重要的话要说吗?学生都晕倒了还在那里滔滔不绝,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也经常碰到这种事,开个会能讲一个多小时,领导在台上讲得起劲,我们在下面坐得腰酸背痛,心里各种抱怨但也只能忍着。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不愿意忍,敢说不,上海教育学者也发声:不讲话或少讲话,多做服务吧
当然,这学生的做法肯定不对,打人就是不对,不管什么理由。学校处分他也应该,不然以后谁还敢管学生?
可是。
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学生的问题,对吧?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年代真的不一样,信息获取渠道多,思维活跃,有主见,你要是还用以前那套"我说你听"的方式对待他们,肯定行不通。他们会质疑,会反抗,虽然这次方式确实过激了点。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其他新闻,云南某中学学生吐槽学校有钱搞表演没钱修宿舍,某大学毕业典礼下雨学生喊校长下去,似乎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忍受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了。
好事还是坏事?两面都有吧,好的一面是有独立思考能力,不盲目服从,坏的一面是表达方式有时候确实太激烈。
双方都有问题需要反思。
学校这边,那些冗长无用的形式主义真的应该改改了,讲话就好好讲,别为了显示权威就没完没了,学生的感受也要考虑进去嘛。45分钟讲什么?那些老生常谈的话学生听过多少遍了?
学生那边呢,不满可以理解,但表达方式需要改进,有不满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反映,学生会啊意见箱啊什么的,实在不行课后找老师私下聊也行。动手这种做法,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更麻烦。
我家孩子也在读高中,有时候回来抱怨学校的一些做法,我就跟她说,有意见可以提,但要用合适的方式。这个社会就这样,不是所有事都能按你想法来,但你可以努力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东西。
话说回来,那个学工处主任讲了45分钟到底讲了啥?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重点在哪。
这次事件算是给所有人敲警钟了,学校要真正关注学生需求和感受,少搞形式主义,多做实事;学生要学会理性表达诉求,情绪管理很重要。
教育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事,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老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老师,这种尊重不应该是单方面服从,而是平等交流。
那一巴掌打出去了,事情也处理了。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