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次“误读”,而是一种视觉麻木的集中爆发。
武汉大学的回应说得很“技术”:“为了引导入座,标签采用了红、黄等颜色,形状有圆形、五角星等,系统已使用多年,此前未有反馈。”最后还不忘补一句:“我们深感歉意,未来会加强细节管理。”
听起来像是做了个小错事的孩子,在解释:“我以前也这么干过,也没人说我不对啊。”
但问题恰恰在这:你是一所全国知名的985高校,不是一家印刷厂,也不是拼图公司。你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氛围,是公共审美引领,是青年思想的熔炉——你不能只关注图案是否对齐、场面是否好看,更要有意识地对历史负责、对国民情绪负责。
一张白底红圆贴纸,在特殊的历史纪念日前后,在象牙塔最庄重的开学典礼现场,密集排列如“日之丸”,哪怕只是视觉巧合,也早已触碰民族记忆的神经末梢。
更别说还有照片显示,国旗竟然被随意丢在地上,这不仅是形式主义下的粗暴操作,更是仪式感与敬畏心的彻底溃散。你叫人怎么信服?这是一所真正理解“大学”二字内涵的地方?
有人说:“别上纲上线了,不就是一个贴纸?”
可问题是:日本人对‘旭日旗’都不敢乱用,中国人连红白配色都不设防了吗?
所以当网友愤怒地质问——“武汉大学,是中国人的大学,还是日本人的大学?”——这绝非偏激,而是一记清醒的文化自省。
高校的失误,比企业的失误更可怕。因为它会悄悄影响一代人的态度、敏感性和文化立场。
中国大学,不能没有历史记忆。
中国学生,更不能在自己的校园里,被“视觉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