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厦门大学举行2025年新教职工入职典礼,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传承学校海纳百川、礼敬群贤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教职工躬耕教坛、担当作为,勇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校长张宗益出席并与新教职工逐一握手、致意,欢迎他们加入厦门大学大家庭。典礼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主持。
“南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南峰,“南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原常务副校长、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学檬;副校长史大林,校党委原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进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校长助理谢兆雄;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振满;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孟楠等出席,2025年新入职教职工,学校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研究院、直属系)党政领导,离退休教师代表,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典礼。
典礼现场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教诲如春风,师恩似大海……”上午9时,伴着学生司仪的诵读声,新教职工在“引导师”郑学檬、卢昌义的带领下,徐徐步入会场。
入职典礼伊始,与会人员观看了视频《烽火长汀》,重温教育抗日、筚路蓝缕的南强岁月。
新教职工代表分批上台,张荣、张宗益为他们颁授校徽,赠送讲述学校从教四十年以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书籍《南强师者》。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史大林的领誓下,新教职工庄严宣读了《人民教师誓词》。随后,学生代表朗诵了颂词《南强师颂》。
为新教职工代表颁授校徽
为新教职工代表颁授校徽
赠书
新教职工代表陈安军说:“选择厦门大学,对我而言既是偶然的心动,更是必然的选择。当我了解到厦大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看到信息学院为科研工作者搭建的顶尖平台,感受到‘嘉庚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实干精神时,我知道,这里就是我实现人生理想的地方。站在前辈先贤的肩膀上,我们唯有奋力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这份选择的重量。”
“年龄可以增长,头衔可以变化,可一旦停止了学习,我们的教学与学术生命便会悄然枯萎。”教师代表郑南峰表示,“无论是新技术、新理论,还是跨领域的研究动态,始终保持开放、积极的学习心态不仅是我们科研突破的关键,更是我们在讲台甚至是服务管理岗位上持续焕发光彩的根源。不必急于求成,不必过分焦虑。每一步踏实走,每一件事认真做,时间会给你答案。”
张荣表示,学校正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需要全体厦大人共同参与、团结奋斗,希望新教职工要铸魂弘道,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本色,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要勤业笃行,升级“启智善教”的能力本领,切实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未来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开拓创新,勇担“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主动承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任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同心共进,书写“百年南强”的崭新篇章,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投身学校谋划“十五五”发展、加快一流建设进程中,发挥各自所长,积极建言献策,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绚丽华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典礼现场
据悉,去年9月至今,共有250余名新教职工入职厦门大学。(文/王志鹏 区浩文 图/庄华 李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