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各地高校都陆续开学,2025级大学新生陆续前往学校报到。按照报到流程来看,学生都需要提前在网上完成注册,并且缴纳相关的费用。
由于我国各类高校的收费标准不同,所以各类大学新生缴纳的金额会有极大差异。但整体来说主要包含有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及保险费、生活用品费、军训服务费用等。
如果学生是到公办高校读书,每年学费在5500元左右,住宿费基本为1200元/年,加上其他杂费约为1500元,整体缴纳的费用约在8000元左右。
但如果学生是被民办高校录取,各项费用就会极大程度提升。比如广东一位大学新生晒出前段时间自己缴纳的各项费用,共向学校缴纳39595元,具体的各项收费如下。
该生被广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录取,录取的专业为数字媒体技术。这份缴费清单里面包括有学费35000元,住宿费高达3600元,教材费用以及各种保险共计将近1000元。
家长一次性需要缴纳将近4万元,这里面还不包括学生在开学季的各种交通费用和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而且将来每月还要定额支付生活费。
因此,家长看这些清单也确实头疼,培养出一个本科毕业生,四年期间预计要支付超过25万元,基本已经将普通家庭的所有积蓄花光,感觉就像是一夜返贫。
广东省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整体收费偏贵,学生和家长普遍反馈缴纳的费用都在3万元以上,今年广东省有大量民办高校都没有招满学生。而其他省份的情况也类似。
比如一位被湖北某民办本科高校录取的新生,晒出的缴费清单,总费用也达到26896元。这里面包含有学费22800元,住宿费1560元,教材费1500元等。
这里面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空调使用费竟然要缴纳120元。如果按照宿舍四人间计算,也就意味着四人共要缴纳480元,该项费用是否每年都要缴纳,家长也是非常担忧。
通过以上对比来看,大家会发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缴纳的费用起码在三倍以上,甚至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民办高校各项费用的涨幅,也是超出大家想象。
除了正常缴纳给学校的费用以外,许多新生在开学季还要购买各种电子产品和生活用品。比如笔记本电脑、新手机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等,这些消费估计也要超过1万元。
也正因为如此,各种手机品牌和电脑品牌都将9月份当做是极为重要的销售月份,都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大学新生购买电子设备,而家长只能咬紧牙根购买。
按照正常生活费标准,家长每月还需要支付给学生1500元-2000元的生活费,光这一项费用每年同样要高达2万元。因此,家长在此后四年都要承担相应的压力,不能有失业风险。
时代正在变化,应理性投资教育
2025年高考招生阶段,大量民办本科高校和民办专科高校历经多次降分,都没有完成招生任务,说明学生和家长正在理性回归,能抵挡住这种低分上大学的诱惑。
基础教育阶段里面有义务教育,所以家长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费用。但是高等教育纯粹属于投资性教育,要衡量付出和回报是否能成正比。
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里面,最终有超过60%的学生会被公办高校录取,大学期间可能只需要花费10万元左右。但也有超过20%的学生被民办院校录取。
如果家长花费20万元只是追求本科民办文凭,教学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学生没有学到任何技能,将来毕业后还有失业风险,这样的投资回报比极低。
普通本科文凭的作用在于考研、考公考编,还有在某些企业招聘方面有优势。家长需要衡量这些优势是否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并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再慎重选择。
从2025年的报考趋势来看,许多已经达到民办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最终都是放弃报考,直接放低要求,选择更为稳妥,又能学到技能的公办专科院校,或者直接选择复读。
家长要量力而行
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未来各种风险都很难预测,所以家长有适量的储蓄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如果孩子读大学要掏光所有积蓄,要求家长将来四年都不能失业,这风险就非常大。
特别是很多来自于农村家庭的学生,不光要家里掏空所有,还要进行大额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学业,所以性价比就更低。因此,更希望各位家长在送孩子读大学时,要量力而行。
各位到大学里面就读的学生,也需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在大学期间要更加自律,甚至要做到勤工俭学,这样才能减轻父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