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有没有挂科?能不能顺利毕业?但这几年,我见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真正“被迫中断留学”的原因,其实并不是成绩,而是——身份问题。
有的家长甚至还在懵:什么叫身份问题?孩子不是拿着学生签证去的吗?为什么会突然没了?
其实,很多危机往往来自孩子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小事”。
上个月一位妈妈找到我,焦急得几乎要哭出来。她的孩子在加拿大读大二,平时成绩还行。可突然接到移民局的通知:学签失效。
原因居然是:上学期只选了两门课,而学校的 full-time 学籍要求至少三门。孩子觉得轻松点无所谓,结果直接导致签证失效。
妈妈当时说:“我们一直盯着他的分数,却从来没想过,课时数也能决定孩子的身份。”
另一位家长的孩子,因为课程论文被怀疑学术违规,虽然最后没有被定罪,但学校把记录留档,还上报了移民局。
结果孩子的签证续期被拖延,本来计划暑假回国探亲的,机票也浪费了。妈妈说:“原来一次小小的学术问题,竟然能影响孩子整个行程。”
总结下来,最容易让孩子身份出问题的,其实有三点:
这些,家长们往往没机会去细究,孩子也未必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留学看似是孩子的事情,但背后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血与投入。真正让留学梦戛然而止的,往往不是成绩单上的几个分数,而是一封身份相关的邮件。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拼搏的同时,帮他们看一看可能忽视的“隐形风险”,让他们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