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校园里再次充满欢声笑语,而有一群藏蓝身影,也如期而至。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松桃公安局多措并举、联动多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全方位“守护模式”,真正把安全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知危险·会避险”:让交通安全课“活”起来
“哎呀,头晕晕的,根本走不直!”松桃七完小的操场上,一名刚戴上“醉酒模拟CR眼镜”的同学在锥桶间跌跌撞撞,引来阵阵惊呼。这是松桃公安交警大队与铜仁高速交警松桃大队联合开展的“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中的一幕。
民警一改往日单向宣讲,带来“实景体验”。他们不仅结合真实事故案例,讲解“一盔一带”的重要性,更设置酒驾模拟体验区,让学生“切身感受”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孩子们争相佩戴特制眼镜,尝试沿直线行走,却在几步之后纷纷“败下阵来”。“太可怕了,眼前都是重影,根本控制不了方向!”一位五年级学生体验后心有余悸地说。民警趁机引导:“这还只是模拟,真正酒后开车,伤害的是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课堂最后,民警发出“小手拉大手”的倡议,让孩子们成为家庭中的“安全监督员”,提醒父母“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共同守护回家的路。
“警心护苗”:学会爱护与尊重自己的身体
“哪些部位是我们的‘小秘密’,不能让人随便触碰?”在各年级教室,“警心护苗”巾帼服务队的女警讲师们,正用温柔而坚定的语言,开展一场“爱护我们的身体”的女童保护讲座。
她们通过卡通PPT、情景扮演游戏“我说你指”、趣味问答等方式,教会孩子们认识身体隐私部位、辨别不当接触、学习防范技巧。没有晦涩的说教,只有耐心的引导和积极的互动。“如果有人让你不舒服,该怎么办?”——“大声说‘不’!”“告诉爸爸妈妈!”“跑去找老师!”孩子们抢着回答,在轻松氛围中,树立起“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自我保护意识。一位班主任感慨:“这样的课太有必要了,用孩子能懂的方式教他们自我保护,我们老师也学到了很多。”
拒绝药物滥用:让“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
“药品是治病的,但滥用就是‘隐形的毒品’。”在另一所校园,县公安局联合县禁毒办开展的“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宣传正深入人心。禁毒宣传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抛出一个个真实案例:“有人因滥用止咳水上瘾,耽误学业、毁掉健康;有人误服依托咪酯电子烟,陷入昏迷……”,揭示某些成瘾性药物与非处方药滥用带来的严重身体损害。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陌生人给的可乐能喝吗?”“发现同学偷偷服用不明药物该怎么办?”宣传员一一解答,并郑重告诫:“不对好奇心妥协,不对陌生物品伸手,才是真正的酷。”课后,同学们郑重地在“拒绝药物滥用”倡议书上签下名字,承诺不仅自己远离危害,还要把禁毒手册带回家,当好家庭的“禁毒小卫士”。
法治启航:照亮青春,远离犯罪
“同学们,你们知道‘校园欺凌’可能要承担法律后果吗?”“网络上的恶意言论,会不会构成犯罪?”在中小学的“开学法治第一课”上,民警的问题引发阵阵讨论。
民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用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改编成小故事,剖析校园欺凌、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的严重性。一个因“哥们义气”参与打架最终悔恨不已的少年;一个因在网上随意辱骂他人而受到处罚的学生……这些身边案例让同学们意识到,法律并非遥远的条文,而是保护自己、约束行为的生命线。民警引导大家:“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做沉默的受害者。”鼓励同学们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用法治理性照亮青春成长之路。
反诈秘籍:拆穿骗术,守护“钱袋子”
“免费送游戏皮肤?”“你的爱豆发来私信?”——这些看似“福利”的背后,可能是深深的陷阱。针对学生群体易受骗的类型,各派出所的反诈民警们带来了量身定制的“反诈秘籍”。
民警通过还原“冒充明星粉丝群诈骗”“游戏账号交易陷阱”“利用电话手表窃取信息”等常见骗局,一步步拆解骗子的话术。“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皮肤!”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中记住了防骗要点。民警还叮嘱大家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扫码、点击链接,并号召大家成为“家庭反诈小教员”,把防骗知识带回家,守护全家财产安全。
从交通到自护,从禁毒到反诈,松桃公安以一场场精心准备、温情生动的“开学第一课”,真正把安全、法治和关怀送进校园,送入孩子们的心中。守护少年,就是守护未来的光。松桃公安将持续以“警”心呵护,携手学校与家庭,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陪伴每一个孩子明亮、坚定、平安地走向未来。(县公安局 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