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下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30. 材料分析题(续)
参考解析:
李老师能及时把受伤幼儿送到医务室,这一做法符合保育要求,是正确的。但在教育行为方面,他的做法存在明显问题,与教育观的基本理念相悖,需要引以为戒。
首先,素质教育强调幼儿的全面、主动和持续发展。欣欣想通过不同的滑法来探索速度的差异,本是一次宝贵的探究机会。但李老师却用大声制止和“下次不让玩”的威胁来回应,这不仅压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意识,还错过了将“危险行为”转化为“安全教育”的时机,违背了素质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
其次,素质教育提倡尊重个性发展。欣欣的“不同滑法”体现了她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意愿,但李老师却把它简单视作“不听话”,没有结合幼儿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引导,而是直接禁止。这样既让孩子失去了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机会,也剥夺了将安全知识渗透到生活中的契机,暴露出教育方式的僵化。
再次,素质教育强调责任感与共情能力的培养。明明踢到彬彬本是意外,教育重点应是引导明明体会同伴受伤的不适,并学习如何表达歉意和弥补。但李老师只是要求明明“勉强道歉”,流于形式,没有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责任和关爱他人。这种做法反而容易让幼儿将“道歉”等同于惩罚,偏离了德育“润物细无声、内化于心”的目标。
综上,李老师的行为更多体现了“命令与管理”,而不是“引导与支持”。这种偏重秩序、忽视发展的做法,本质上是传统教育观的反映,既影响了幼儿心理安全感,也阻碍了其探索精神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因此是不恰当的。
31. 材料分析题
参考解析:
材料中的赵老师应当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帮助冰冰逐渐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第一,要做到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赵老师应重视冰冰的问题,积极承担教育责任。
第二,要关爱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幼儿。赵老师需要主动关注冰冰,给予温暖支持,为其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
第三,要坚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教师应通过活动引导冰冰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第四,要以身作则,做好家园合作。赵老师应主动与家长、同事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第五,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或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提升自身教育水平。
总之,赵老师应全面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在关心、尊重与引导中帮助冰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32. 材料分析题
参考解析:
家长提出减少游戏、增加识字算术的诉求,反映出应试化倾向,但这与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不符。根据教育观,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
首先,过早增加学科知识,容易造成幼儿学习兴趣下降和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其次,忽视游戏会剥夺幼儿在交往、探索和创造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影响其社会性与创新能力。再次,游戏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孩子能在无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规则、发展思维、培养合作意识。
因此,教师应坚持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向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游戏即学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共同为孩子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写作题(50 分)
3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 西游记拍到第二部的时候就拍了17 年,刚好那个玄奘去西天取经,也是花了17 年。这位演员他还
说,就是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行者,只有经历了苦难72 变,才能笑对人生81 难,他说,孙悟空他压
在那个花果山下,就是在受难,而这恰恰他迎来的是最大的希望。
解析: 所有伟大成就的背后,都有着与成就本身等长的艰难孕育期。"八十一难"不是取经的阻碍,恰是取
经的意义本身——真正的真经,正藏在每一难中。这个立意围绕着苦难、困境、逆境、挫折下出英雄,强
调苦难的价值即可。
参考题目: 《八十一难即第八十一页起》《苦难孕育希望》《苦难的契机就是希望的契机》《在苦难中坚
持,奋进中华民族》等即可
范文参考:
电视剧《西游记》拍第二部时用了整整十七年,正好和历史上玄奘法师取经的历程相契合。剧中行者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世间人人皆为行者,唯有经历七十二般磨难,才能笑对八十一难。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看似困境,实则是新的起点。苦难并不是终结,而是希望萌芽的地方。
生活亦是如此。玄奘西行,面对的是沙漠、孤寂和艰险;孙悟空五百年的沉寂,则是心性的修炼。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难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成就的必经之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磨难,人才能激发潜能,才会生出无畏的勇气。
“八十一难”本身,就是“真经”的组成部分。真正的收获,不是取回的一卷经文,而是旅途中增长的智慧、团队的默契和内心的坚定。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一课,每一次难关,都是向上攀登的阶梯。没有这些磨炼,所谓的真经也不过是空洞的文字。
这种道理放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很多年轻人成长在相对安逸的环境里,缺少直面困难的锻炼。作为教师,我更觉得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可以通过设立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让他们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也可以在失败中鼓励反思,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找到新的路。教育不是让学生绕开坎坷,而是教会他们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五行山下的黑暗终将过去,十七年的坚持也终将换来光明。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受过苦,而是懂得如何把苦难化作成长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取经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