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实行新高考改革,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限制,能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目,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更有帮助。
第二个是希望能打破原有志愿填报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选科情况结合兴趣,选择最匹配自己的专业。通过这样的改革,逐步和西方的教育接轨,为各行业培养出更多真正的人才。
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特别是2025年高校的招生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有很多高校都没有顺应高考改革趋势,特别是在专业组设置方面,依然是坚持传统的大文和大理。
也就是说,高校的专业组设置都很杂乱,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求,特别是实行院校专业组模式的省份,学生和家长在报考这些学校时都很害怕被调剂,这已经违背改革的初衷。比如今天我们再来看招生专业组较为杂乱的5所高校。
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矿业类211高校,由于学校的优势都集中在地矿等相关专业,导致这些年学校整体排名有所下滑,高考录取分数线方面也受到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5年本科招生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在各省的招生专业组,可以说是刷新大家的认知。某些专业组可以说是杂乱到让人无从下手。
以河南物理类招生为例,学校共设置有两个专业组。102专业组里面属于物理+不限,这里面仅有两个专业,即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建筑学。这样的组合搭配,意欲何为?
101专业组里面有23个专业,共计招生123人。这里面俗称的冷门专业达到15个,比如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共计招生86人,约为总招生人数的70%。电气类、机械类、计算机类仅占15%,还有部分是数学、新能源等专业。
这将意味着,中高分的学生报考101专业组,有70%的概率会被调剂到偏冷门的专业。如果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报考时肯定要更加谨慎。
02、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当年由三所高校合并而来,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在第三方机构里面都位居全国前50名,但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却并不是很高,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招生专业太杂。
学校的专业数量在诸多211高校里面位居前列,为了保住冷门专业的生源质量,2025年的招生也是煞费苦心。具体来说,也是采用典型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混搭的模式。
以安徽省物理类招生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共设置有5个专业组,010专业组里面有29个专业,招生人数竟然达到319人,这里面冷门专业的人数也是占据一半以上。
比如土木工程招生25人,化工与制药类招生29人,材料类招生19人。而与之搭配的计算机类专业招生15人,人工智能专业6人,电子信息类24人。
这样的专业搭配组合调剂风险同样很高,土木建筑类、生化环材等占比较高,而且整体的招生人数极大,对于报考的学生来说不太有利,勉强过线的学生明年务必要慎重。
03、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拥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水利领域里面唯一的211高校。学校的水利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为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行业里面获得高度评价。
但是随着中国基建行业的逐步完善,整体市场需求量出现严重萎缩,加上工作地点主要在野外,导致河海大学诸多优质专业都逐渐被学生抛弃,这使得学校2025年的招生使用更多“高明”手段。
以河南省物理类招生为例,学校共计设置有三个专业组。101专业组仅有水利类(大禹直升班)和计算机类专业。这样的捆绑,说明学校对于水利类专业似乎都没有太大的信心。即使水利是学校的王牌。
这里面最为离谱的是102专业组,这里面竟然包含有42个专业,共计招生208人,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网络上俗称的各种冷门专业基本都有,同时热门专业也基本都有。
这样的组合非常具有诱惑力,但同时又有诸多陷阱。运气好的学生能冲进优质专业,运气差的学生就会被调剂到土木建筑和生化环材等,也就是说未知的风险非常大。
04、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时顺利上榜,作为综合性高校,山西大学的优势更多是集中在文科和理科,但这些年又努力发展工科,目前的发展也是一言难尽。
没有地理位置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山西大学,想要在如今的竞争中提高生源质量,所以只能在招生手段方面下功夫。但是学校设置的专业组实在太杂,一个专业组里面涉及到多个学科,让人望而却步。
比如在各省设置的理工类专业中,以河南物理类为例,共计有22个专业,招生92人。里面热门专业仅有17个名额,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等比较好的理科专业仅有8个名额。
剩余的基本都是属于大家所说的偏冷门专业,比如土木工程、生物科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招生人数都已经超过40人,所以学生被调剂的风险提高。
这种就是最典型的钓鱼式招生,自身优势专业并不受学生青睐,以往录取分数线不高。通过设置部分热门专业,并放在专业组里面,高分段学生报考时,最终有超过50%被调到各种冷门专业。
05、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当年由湖北三峡学院和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宜昌校区合并而成,所以学校电气类专业非常有特色,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到电网工作,今年也得到大量教育类自媒体推崇。
但是三峡大学的招生手段,确实让人难以恭维,如果没有绝对的分数优势,报考三峡大学将会面临非常大的调剂风险,所以今年招生结束后也被大量学生和家长吐槽。
以河南省物理类招生为例,共设置有三个专业组。101组107个招生名额,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王牌,然后直接掺杂土木工程,而且还是10个名额,是所有专业里面最多的。还有生物工程、地质工程等一批冷门专业搭配。
102组为物理+不限,这个专业就有财务管理、英语和投资学等文科专业,又有中医学专业,还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可以说是直接让人无语。
103组则是医学专业,共计14个名额。分别是临床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三个专业,而护理学竟然已经有8个名额。如果学生冲着临床医学报考,也很容易会被调剂到护理学。
专业混搭的情况,最近两年都很常见,但是以上5所高校实在是太杂乱,并已经突破学生和家长的认知。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校各种招生套路,务必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