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如约而至。下午,复旦大学召开“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致敬每一份在教师岗位上深耕不辍的坚守与热爱。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金力,校领导陈志敏、汪源源、林立涛、周磊,2025年“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称号获得者,从教三十年教师、荣休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各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出席。校党委副书记钱海红主持大会。
6.75米手卷铭记荣休奉献
93位教师教书育人走过三十春
左右更多照片
现场,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立涛宣读2025年“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表彰决定,副校长汪源源、周磊分别颁发“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荣誉证书。
上下“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名单
今年,有129位教职工荣休,多年来在学校各领域兢兢业业,以毕生精力践行育人初心与服务担当。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校友朱政花了五天时间,选择精美的宣纸、自己打格子,将129位荣休教职工按照所在单位、姓名,分别用隶书、新魏体工整书写宣纸上,长达6.75米,再精心装裱成手卷形式,以此铭记129位荣休教职工对复旦的贡献。这幅荣休纪念长卷,将永久保存在档案馆里。
三尺台,半载耕。一课堂,一桃李。今年,93位教职工迎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第30个年头。
金力、陈志敏、汪源源走到老师们的座位席中,为荣休教师、从教三十年教师分别颁发特制的纪念章与荣誉证书,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今年恰逢林立涛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院长刘明从教三十年。现场,陈志敏为他们颁发从教三十年纪念证书。
教学是“首要工作、最重要的工作”
“上好一门课比写一篇普通的一区论文或A类论文更有意义。”“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代表,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阚海斌在发言中提到,在他心中, 教学从来都是“首要工作、最重要的工作”。扎根讲台,他每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至少2门基础课。这份对教学的执着,源于他对学生成长的深切期待,他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无论是学到新的知识、方法与思想,还是发现自己预习时忽略的细节,只要能让学生感受到进步与充实,便是他最欣慰的事。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会引发他的思考,课堂教学与师生交流的过程, 让他“内心更加平静,安静地做一些事情”。
1985年3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以骅来到复旦大学任教,从一而终, 在这里度过了我国所有的41个教师节。于他而言,复旦早已成为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代表荣休教师发言,将复旦比作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不分亲疏远近,南来北往,都是复旦大家庭的一员”。回望过去,他满是感恩:“复旦大家庭是我最好的发展平台。复旦对我有知遇和栽培之恩,我报复旦以终身的服务。”一句 “初心不与年俱老”,既是他对自己的期许,也是一位老复旦人对这所学校最深沉的眷恋。
作为一名肩负医疗与教学双重使命的教师,青年教师代表、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孙云帆深切体会到“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时代召唤,更感受到青年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他引用樊嘉院士常说的一句话: “真正的医学教育家,既要手握柳叶刀解除病痛,更要执起教鞭培育良医;既要拿起显微镜探索未知,更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面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重塑医疗图景的当下,孙云帆认为自己既要传承老一辈教育家的优良师德师风,永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更要主动拥抱变革,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金力在讲话中向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向从教三十年教师、荣休教师,以及所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同仁们致以敬意,向受到表彰的“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面对“教育强国,教师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全体教师要巩固立德树人之本、担当改革发展之责、厚植守正创新之基、增强为国服务之能。学校将始终把教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突出位置,以优良教风推动保障事业发展,注重师德为先、弘扬高尚之风,能力为重、蔚然卓越之风,服务为本、大兴务实之风。希望大家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为指引,共同开创复旦第三个甲子的新辉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工会共同举办。
教师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教师代表,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
来 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工会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叶鹂
摄 影
成钊、李玲等
制 图
徐沁芃
责 编
李斯嘉、叶鹂
上一篇:台湾女生为何总给人少女感?
下一篇:这所小学设立“扎染工坊”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