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陇南市坪垭中心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藏族孩子们正通过一块屏幕,与演员吴京热烈互动。“你们觉得我胖了没?”“不胖!”“特别帅!”孩子们扯着嗓子喊,双手使劲挥舞着。这一刻,距离消失了,偶像仿佛近在眼前。
远山博学课通过直播为乡村学生带来博学课程
这是“远山博学课”的一幕。该项目由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起,邀请科学、人文、艺术等各领域专家,通过直播方式为乡村学生带来丰富全面、妙趣横生的博学课程。截至2025年,课程已开展42次,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的700余所学校,近64万名师生参与,观看量超过4000万人次。
“远山博学课”像一条高速路,将行业专家与成长环境闭塞的乡村孩子高效连接,用巨大的知识势能,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俞敏洪、敬一丹、彭凯平、奚志农、吴京、李玫瑾等各界名家,通过屏幕成为乡村孩子的老师,学习与对话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和热爱的起点。
远山博学课通过直播为乡村学生带来博学课程
在坪垭中心小学,校长陈武红发现,孩子们在“远山博学课”上眼神跟着课走,从最初互动时的胆怯,逐渐变得争先恐后举手提问。一个男孩在听完李玫瑾的心理课后问道:“老师,我有一个同学,父母经常吵架,我该怎么办?”陈武红深受触动:“他能把课上学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首先想到的是他人。”
每节课的互动环节最受期待。孩子们向俞敏洪提问:“我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以后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吗?”俞敏洪回答:“不管你在第几名,只要保持努力的热情和志向,希望就永远存在。”敬一丹则鼓励想成为主持人的孩子:“勇敢开口,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更好的第二次。”
改变在悄然发生。安徽合肥市关井小学一个内向的女孩,在与吴京互动后,上课举手明显踊跃,学习状态更加饱满。更令人惊喜的是,一所中部省份城郊小学的自闭症孩子,在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的课上,竟主动走到教室前清晰提问:“您在拍摄时,几秒钟能拍出一张照片?”带队老师魏佳感慨:“一束微光照亮了他内心小小的角落。”
“远山博学课”也影响着老师们。小学教师梁霞在听完清华大学刘嘉教授的心理课后,感受到负面情绪被接纳和转化,她开始用“成长型思维”激励学生和自己。坪垭中心小学校长陈武红则将课程内容融入教学,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项目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重视心理健康和情感陪伴。新东方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机构开展“乡村儿童心理关爱项目”,培训种子心理教师,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甘肃省榆中县和平中学教师闫继芳通过培训,从兼职心理教师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力量。
此外,新东方还组织研学活动,带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开阔眼界。贵州望谟县的少年陈为在海南研学中,从沉默寡言到勇敢登台唱歌,带队老师陈甜甜说:“公益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孩子带给你的比想象得要多。”
“远山博学课”向所有乡村中小学免费开放,只要具备实时互动条件,均可申请成为项目校。设备或网速不足的学校,可通过抖音、视频号观看直播,录播资源也向全社会开放。
俞敏洪曾把乡村教育比作一片森林,树与树之间根系相连,枝干相依,与空气、土壤中的各类元素互通有无,才能枝繁叶茂。“远山博学课”正是这样一片森林,它让乡村孩子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每一棵树都不再孤独。
倪萍在课程结束时用泰戈尔的诗句勉励孩子们:“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这正是“远山博学课”的初衷——点亮微光,照亮远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