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师节。当日下午,曹敏名师工作室在合肥市育新小学开展了以“探索新教材读写课与绘本教学的融合路径”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旨在深入探索项目式学习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本次活动以长二小橡树湾校区彭娇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Helping at Home”读写课为课例,围绕读写与绘本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实践。
英语老师们以此“探索”方式共同度过别样的有意义的教师节。
在本次课例中,彭娇老师以“家务劳动”的问卷调查为导入,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话题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梳理有关家务劳动的表达,为后续的读写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彭老师深入解读小林与妈妈讨论家务的三组便条,通过“拆解文本范式、精读便条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便条的写作逻辑,使学生在读写能力上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升。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彭老师引入了有关家务劳动的主题绘本《The Class Bear》,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内容,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家务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彭老师引导学生迁移运用“I can...”等核心句型来描述自己会做的家务,并以写便条的形式进行小组分享,实现了读写能力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
在项目式学习的框架下,彭娇老师将单元整体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设计了以“家务劳动”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家务劳动的调查、讨论和展示,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还培养了合作与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实现了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试教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曹敏带领成员聚焦“读写与绘本的融合度”展开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曹老师肯定了“主题关联紧密、情境连贯自然”的亮点,认为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曹老师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指出在绘本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读写能力的支撑作用,使新教材句型与绘本语料的衔接更加顺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读写迁移能力。
此次磨课活动,不仅为彭娇老师参加市级展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合肥市育新小学英语教研组的教研热情,营造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研组通过共享教学资源、推荐骨干力量加入等方式,为工作室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平台与人才支撑,助力工作室在区域教学研究、教师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壮大。
(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