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蔡佳航
近日,绥化学院听障大学生军训汇演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听障大学生在教官旗语的引领下走出整齐的队形,在场观看汇演的师生则用“摇手”代替鼓掌。无数网友被这场面感动,跟帖说:“看似鸦雀无声,实则掌声如雷”。
听障学生与健全学生同步完成军训,这场特殊的汇演打破了特殊群体与普通学生教育的壁垒。于听障学生而言,增强了自身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感与归属感;于教育而言,提供了践行教育公平的示范;于社会而言,传递了尊重差异、包容他人的价值共识。
用“摇手”代替鼓掌的暖心之举,本质上是对听障群体“感知方式”的尊重与适应。一方面,全场师生舞动双手带来的视觉暖流,让听障学生更从容地展现技能、绽放自信。另一方面,这种视觉化的鼓励方式,在听障学生与健全群体间搭建起协同共融的“心桥”。正如外界评价:最好的掌声,是对方“听”得懂的掌声。
绥化学院一直以来面向全国招收听障大学生,形成了独特教育模式。我省另外一些高校夜间拉练的军训项目,延续着优良传统,具有自身特色。无论是听障学子踏出整齐步伐,还是其他高校学子星夜里矫健的行军身影,都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对意志的锤炼、韧性的磨砺。
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乃人生重要一课。在与迷彩服的相遇中,青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