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上幼儿园,放学回到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挺开朗,现在很爱哭闹,听不得一点批评,你说 “不行”“等会儿”,或者指责他,他就大哭一场。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孩子进入到了 “竞争期”。3 岁前,孩子只关心能不能好好活着;3 岁后,孩子开始在意 “能不能比别人强”。
上幼儿园这件事,对孩子太 “残酷” 了,从没经历过这样的环境,每天都在反复感受 “我不行、我不好、我没那么重要了”:
第一是 “我不够好”。幼儿园里几十个孩子,有人比他高、有人比他更讨老师喜欢,有人吃饭比他快,他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第二是 “我不行”。在幼儿园,玩具不是他一个人的,可能会被抢走;会尿床、弄湿裤子、打翻饭菜,他会小心翼翼,怕老师嫌批评自己。
第三是 “我不重要”。上课互动,他可能坐在最后一排;老师拍照,他在角落里带着。
这样一天下来,孩子满肚子的难过和委屈没人说,回到家,父母一句话没问对,立刻爆发。
面对这种情况,两招搞定:一是 “给允许”,二是 “给释放”。
1.“给允许”。比如:你正在做饭,孩子过来说:“妈妈陪我玩一会儿”。如果你说 “等一下,妈妈做完饭陪你”,他会闹 ,这不是 “给允许”,是 “给拒绝”。
正确的做法是,把火关掉,跟他说:“妈妈正在做饭,但宝贝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会觉得 “我很重要、我很好、我能行”。
2.“给释放”。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帮他把积累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推荐亲子游戏:躲猫猫、疯狂赛车、两人抱玩等亲子游戏。
陪孩子做这些亲子互动游戏,孩子的坏情绪很快就能消耗掉。
上一篇:把绿水青山“搬”进课堂